并购浪潮的启示与展望
(2009-05-26 23:12:08)
标签:
经济杂谈财经 |
分类: 随心所欲 |
历史上的5次并购浪潮分别是:一、横向并购。这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美国,真正把美国从自由竞争阶段带入到垄断阶段。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票市场收购的手法,实现同类产品生产与经营企业间的横向并购,形成了许多国内“巨无霸”企业,如美国钢铁公司。此次并购浪潮对美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美国工业结构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在行业市场上形成了较强控制力的巨型公司。同时,加大了企业制度的创新,使许多企业由家族式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管理,由单一产权结构转向多元化产权结构,进而促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推动了企业制度的升华。二、纵向并购。这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稳定发展时期,特点是纵向兼并,促成了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化纤工业等一些新行业的产生,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开始相互兼并、渗透,如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花旗银行,摩根银行控制了美国钢铁公司。三、混合并购。此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二战后,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同时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使管理大型混合型公司成为可能。故此次并购特点是混合兼并,且被兼并对象不再局限于中小企业,更拓展到大型企业。并购结果是许多大型企业将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延伸到许多与本企业毫不相关的领域。四、融资并购。此次并购浪潮以美国为中心,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进入高潮。特点是交易规模空前;并购企业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化学、银行、医院、太空等众多行业;融资收购异常流行,“小鱼吃大鱼”的融资并购十分常见,不再是以往的优势企业并劣势企业、大企业并小企业。五、战略驱动下的强强联盟型并购。由于国家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真正席卷了全球。特点是横向兼并,以战略并购为目的,强强联合,进而形成全球范围的“巨无霸”,如意大利电信公司和德国电信公司合并,成立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电信公司等。
从历史上这5次并购浪潮的过程与结果来看,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有:一、并购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而且有利于公司管理手段的创新,有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说,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仍然是家族式企业,当中许多企业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却无法再有质的飞跃。横向并购的经验对这些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不过,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往往都是资金上的,对这种企业融资并购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二、谨防、慎用“敌意收购”。融资并购中“小鱼吃大鱼”和恶意收购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并购方式的使用,极有可能遭遇对方的反击战,最后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由于这种并购方式,曾造成不少百年老店、跨国集团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害得轰然倒闭,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注意这类融资并购,谨防受伤。三、并购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跨行业并购,一定要慎重。并购不是两个公司简单的联合在一起。由于企业文化、地域、行业等等差异,并购后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整合与磨合。这些东西在企业并购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调查,并制定详细且可行的对策,确保并购后公司平稳运行。而且对并购的目标必须进行挑选,应该选在行业内做得较好的企业,而不是那些濒临破产、丧失生存能力的企业,如青岛啤酒上市之后,在国内掀起并购浪潮,先后收购了17个省市的4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了9%,产销量大幅增加,然而净利润却下降了。原因就是青岛啤酒并购目标选定错误,虽然收购成本低,但收购后改造费用高,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急剧上升,对这些公司的改造培养成为了青岛啤酒的负担。四、并购应着重战略与长远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资源越来越稀缺,选择并购对象时这些因素都应考虑,并且要着重考虑战略联盟和长远发展。如2000年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谢夫隆和第三大石油公司德士古合并,就是为着战略和长远考虑。目前世界每天消耗石油大约8000万桶,每年消耗300亿桶,相当于每年消耗一个大油田。而世界发现石油储藏量的峰值是1965年。2000年仅发现13个小油田,2001年发现2个,2003年竟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正在逐渐枯竭,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战略发展。
近年来,跨国并购不断,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第6次并购浪潮已在进行当中。笔者也认同这个观点。据此,笔者认为第6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是:一、资源抢占。目前全球自然资源正在逐渐枯竭当中,许多企业,特别是资源类企业,都在积极应对。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资源类大企业强强联手越来越多,以及为抢占资源而进行的并购越来越多。如2008年初必和必拓并购力拓以及2009年初中铝入股力拓战略投资,虽然目前仍尘埃未定,但不能否认的是并购的目的是为了争夺自然资源。二、中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占据一定位置。自进入21世纪起,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企业开始海外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行业主要是与收购主体从事行业一致或高度相关的汽车、矿产资源、家电和新兴电子高科技等,特别是此轮金融海啸,随着美元贬值,海外出击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如中铝、招商银行、中海油等。三、第6次并购浪潮动机是第5次并购浪潮的延续,仍然多是出于战略动机,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如2009年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对澳大利亚矿业公司OZMinerals收购。被收购的OZ公司主要生产铜、铜、锌、黄金和白银等多种金属矿,其在澳洲昆士兰的锌矿每年的产量大概是50万吨,在南澳有一个新发现的铜金矿项目,在老挝有铜矿和金矿,同时还储备了一些具有勘探权利的矿山待开发项目。而五矿并购的目的是战略考虑,此次并购是实现其全球化资源布局、确立在金属矿产领域的优势地位的一次出击。四、美国不再具典型代表意义,这是第6次并购浪潮最大的一个特点。前5次并购现象的总结基本都是以美国为例,但在第6次并购浪潮当中美国已不再具典型代表意义。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出现大灾难,其国内众多企业陷入泥沼,破产与被并购成为其最大的阴影,美国企业海外并购已是凤毛麟角,已无法代言第6次并购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