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21
  • 关注人气:13,4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坛经故事之七,说圣谛亦不为】

(2013-09-05 18:50:05)
标签:

济群法师

佛教

顿教

六祖坛经

机缘品

杂谈

分类: 修学理路

【坛经故事之七,说圣谛亦不为】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

 

  第七个案例是接引行思,又名青原行思。青原是地名,即青原的行思禅师,此为尊称。如百丈怀海,即百丈山的怀海禅师;南岳怀让,即南岳的怀让禅师。以下这些人参礼六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印证。他们后来都成为弘化一方的大德,对禅宗的发展和弘扬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尤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影响广泛。青原行思门下有石头希迁,南岳怀让门下有马祖道一,由此二人开展出禅门的五家七宗。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吉州,江西吉安县。法席,说法的座席,泛指说法场所。行思禅师生于吉州安城的刘家,听说六祖在曹溪南华寺说法度众,影响很大,就直接前来参礼。

  “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他见到六祖就问:通过做什么,可以不落入相对世界的执著中?这里所说的阶级,可以理解为次第,或是相对,或是过程,只有超越相对,才能体认绝对的空性。换句话说,做什么才能直接了悟内在的菩提自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六祖反问说:你曾做过些什么吗?

  “曰:圣谛亦不为。”行思回答说:即便是圣谛,我也没有想要得到。圣谛是佛教所说的最高真理,从这个回答可以看出,行思禅师已经体会到无所得的智慧了。

  “师曰:落何阶级?”六祖又进一步问:那你知道还要经历什么过程吗?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行思答说:我连圣谛都不为,还有什么过程可言?这段问答是立足于第一义谛,没有任何瓜葛。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六祖对行思的见地大为器重,让他作为首座,领众修行。有一天,六祖对行思说:你应该弘化一方,把顿教法门传下去,不要让这个法脉断绝了。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绍,继承。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立的称号。行思禅师得法后,就回到吉州青原山,弘法度众,绍隆佛种。后来得到弘济禅师的封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