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延“过度维权”带来的“一处闹事,两头困惑”
(2012-12-08 17:33:09)
标签:
服务人员维权误区两头困惑航空公司航班延误 |
分类: 航空 |
博客按:
航延“过度维权”带来的“一处闹事,两头困惑”
对话如下:
小吴老师:又来请教了:) 同样的情况,昨晚重庆飞佛山的旅客却得到了住宿安排。请问一下航空公司对于延误航班旅客的食宿有什么相关规定呢。您觉得这些规定又是否合理? 给你推荐一条微博: - //@佛山微新闻:【北京飞佛山航班取消 百余乘客机场抗议】http://t.cn/zjVwBVF今晚,由北京飞往佛山KN2943航班临时取消,@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 解释,取消原因为佛山大雾,建议旅客退票或改签明日航班,但不负责延误旅客的吃住,遭到旅客的抗议。一名旅客表示,将会在机场静坐,并考虑用“行为艺术”方式抗议。 - 原文地址:http://weibo.com/2002474925/z7N6sqVFv
12月2日 12:44
我:这个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了,民航有明确的规定。我觉得,现在应该听听你作为旅客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为何国内的旅客与国外的旅客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我同样作为消费者所难理解的。我也曾国外机场工作过,飞机延误,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补助,然而外国人均不领取,只有国内出去的人既想要补助,也想要安排住宿,还会编出许多理由。我也好奇地问过国外的旅客,为何不领取补助,他们回答是:我也是做生意的,我知道做生意都是不容易的。这样的不同,也让我困惑了很长时间,今天正好请教一下小吴老师。
12月4日 21:45
小吴老师:确实老生常谈了,这个事件抛出来后很多网友回应天气等不可抗因素导致航班取消,航空公司没有责任承担食宿。开始还想讨论同一航空公司为何在重庆能安排食宿而在北京不能,后来自己想着也觉得没意思,不能安排也是在理解范围内的。乘客这样算不算“过度维权”呢..
12月4日 23:10
小吴老师:感觉国内外的差别在于国内消费者有些时候会自动把自己放在受害者,弱势一方,会将不利于自己的事情都作为他人对自己利益的损害。而您所说的国外旅客的回答大概是将自己与航空公司放在一个较为平等的角度,“在这里我是消费者,但在其他方面我是服务提供方”,还有就是他们对规则的认识会比国人清晰。
12月4日 23:10
我:小吴老师,说得非常好好,中国的服务市场确实还需要有一个磨合的阶段,目前,国内能坐飞机的多为有一定财力和身份的人,而他们可能也在做着为别人服务的工作,但很多人依然对服务人员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现在也是服务型社会了,尽管还是刚刚发展,但恶性循环却处处可见。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大批农民工来到城市,为城市人服务,他们也在拉动城市的经济,购买生活用品和工作用品,但城市人对他们的回报,是冷眼相看,不尊重他们的劳动。如果大家都能平等相看,这个社会应该是很和谐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服务人员或做服务工作的天生就是贱人,你做得对也是错,做得错更是错上加错。但这些没有人去评说,大家进入了一个所谓“维权”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