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菌

(2012-12-07 20:04:57)
标签:

野菌

分类: 流水无声

小时候唱过一首歌,叫《采蘑菇的小姑娘》,后来——后来就被一个重口味的笑话把这童年给毁了。不过童年时代到山里拣蘑菇的记忆,还是蛮美好的。雨后进山拣蘑菇,基本上要翻好几个山头,哪里有什么菌,也基本上是较有规律的,今天拣了明天还跑那儿去,今年生在这里明年还生在这附近。各种野菌,林林总总,花样还蛮多的。并且不同的野菌因为味道不同,还有不同的吃法。比如现如今最贵的那种“铜锣菌”就适合打汤,一般的野菌呢,适合爆炒。另外一些新鲜的味道一般的,晒干成了干菌子再来煮到肉食里,那味道却又要上一个档次。总之,到了可以进山拣菌子的季节,还真有点节日的感觉。

 

前两年,桂北出过几起野菌毒死人的悲剧,并且那毒死人的菌子还是一向被视为珍品的“铜锣菌”。我总觉得这种事有点神秘,更像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有点像有过报道的无毒蛇咬死人的案例。那一年闹得人心惶惶,野菌几乎也没人敢吃了。话说这“铜锣菌”可算是野菌中的贵族,因其表现金红如铜百得名,我们全州一带也叫它“茅里菌”,因为它多半生长在茅草丛中。这种野菌之清香甜美,确实是其他野菌无法比拟,每到春冬两季这物事上市的时候,常常要卖到25—35元一斤。

 

今年冬天桂北雨水多,山里野菌也蛮多,上周末回家吃了一次“蜂窝菌”,真是把脑子里对野菌的记忆都勾出来了。一般的野菌,背面都是梳子状的菌轮,而这蜂窝菌的背面,却是蜂窝状细密的小孔,常生长在松树林中,我们也叫“枞树菌”。这种野菌表面粘液太丰富,极不易保鲜,一沾水就像鱼一样地滑腻,等到炒熟了呢,那就像是鼻涕虫一样滑了,(我这么一说,你还敢吃不?),基本上就是粘糊的一锅不过它的口感却是极为特别,滑腻而又脆嫩,炒得越干,口感越脆。

 

还有一种叫“土香菌”的,是野菌中最平凡的,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呢土味,当然不是土腥味而是土香味,要不然就得叫“土腥菌”了。除了铜锣菌适合做汤,其他的野菌,全州人几乎都拿来用酸辣椒炒了吃。酸辣椒的酸,可以中和野菌中的碱味,不然吃起来会有一点硬。并且一般都是素炒,保有它的原味。一沾了肉,味道可就没那么香了。——特色的铜锣菌除外。

野菌

野菌

手机拍的,色相有点差。你看这背面是不是有点像蜂窝?

野菌

看起来没卖相,吃起来味道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子仲你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