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玉之死

(2010-09-13 21:18:51)
标签:

红楼梦

黛玉之死

投水

高鄂

宝玉

李少红

想男人想死的

杂谈

分类: 东拉西扯

林黛玉之死


《红楼梦》的读者,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被高鄂误导了,以为林黛玉是被贾府逼死的,而这里面最大的帮凶,又是王熙凤。这正是高鄂后四十回的流毒,也是冯其庸之流整理的百二十回本定本的流毒。其实林黛玉就算要被贾府的人逼迫而死,最不可能害她的正是王熙凤。

整个贾府中,最疼爱黛玉的,当然要数贾母,黛玉毕竟是她嫡亲的外甥。其次爱护她的,便是王熙凤。这在前八十回书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贾母有意把黛玉许配给宝玉,这在前入住大观园时就基本上已经定了调子,这件婚事,也是得到了元春的许可的。黛玉住的潇湘馆有一块扁,题的是:“有凤来仪”。这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贾母对黛玉的爱护,那是出于亲情,王熙凤对黛玉的爱护,当然有她的利益的考虑。在所有这些人中,也许最不喜欢黛玉的,是王夫人。但贾母既然已经明白表示了婚配之事,元春也已经作了首肯,王夫人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但言语之间表现出对黛玉的不待见,在前八十回中也表现得很明显。为何如此?当然是有它的原因的。

从贾母的角度来说,黛玉与宝玉当然最亲。从王夫人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宝钗最亲,二宝成亲于她有利。而这些人中,最不想看到二宝成婚的,那便是王熙凤。王熙凤是什么人?那是琏二奶奶。荣国府原来的管家奶奶,正是王夫人,王夫人觉得自己老了,精力不济,这才渐渐把权力交给王熙凤,而王熙凤管事的时候,大大小小也还是要向王夫人汇报的。所以这琏二奶奶的地位,将来当然肯定不如宝二奶奶。宝钗是何等样人,倘若她做定了宝二奶奶,王熙凤哪是她的对手,只怕过不得几日,手中的大权就得交到宝钗手里了。所以在前八十回中,宝钗与王熙凤之间,从来并不显得如何亲热,互相之间也时有冷话的。倘若宝玉娶了黛玉,以黛玉的性情,当然不会管理府中俗务,王熙凤这管家奶奶的地位,便算是坐定了。所以王熙凤之挺黛玉,一方面是讨老祖宗和元春高兴,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估计后者还是主要的。所以,要说王熙凤会和着王夫人使调包计让二宝成亲,断非是理。

高鄂识见既不如曹雪芹远甚,文才也被曹公摔了几条街,他在后四十回中弄出一个掉包计,弄出一个黛玉被逼死,真是有些发昏。所以后四十回文字读来味同嚼蜡,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我的理解,黛玉是投水自沉而死的,并且是在贾府第一次被抄家、宝玉下狱之后。(国光红老师著有《红楼梦索隐》,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龙子仲策划,楚人责编,便提了这观点)“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便正是投水自沉的暗示。在《红楼梦》中,还有谁更配得上“花魂”二字?宝玉做定一篇《芙蓉女儿诔》,脂批就明确点明了,这诔的其实是黛玉。倘若黛玉不是死在水中,宝玉跑到这水边来诔什么。这便又是黛玉死于水中的佐证。当然,也有一些红学家,从“玉带林中挂”推测黛玉是自缢而死,当然更多的人认为黛玉是如高鄂所描写的那样,病死在床上。

前文说到,王熙凤既不可能伙同王夫人逼死黛玉,那黛玉死在抄家之前的可能难成立,要不然,“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说法,就没有着落了。大多数人把这句话落在贾府王夫人王熙凤头上,真是冤枉。正是贾府被抄,宝玉与王熙凤入狱,那时贾母元春已死,最能保护黛玉的人都已不在了,黛玉这才切身体会了风刀霜剑,生不如死,不如一死了之。死在床上,自缢,投水,这三种死法,依黛玉的性格,当然中选择自沉了。在那种严相逼的境况之下,死在床上,还得给人添麻烦,而自挂林中呢,那死相实在也太难看,并且比死在床上要更麻烦了,恐怕连个收书尸的人都难。不如自沉水中,落个干净。黛玉选在此时死去,且把死与葬一并自行做了,实在是极为高明之举。试想日后妙玉湘云被迫沦落风尘,那要比黛玉死掉惨得多了——当然现在的精英人士,觉得还是活着第一,贞节是无所谓的。

但这里面有两个矛盾需要解通。一是,宝玉之葬花,是把落花抖落水中,而遭到黛玉的反对,觉得这样葬花污了花魂,这才用绢袋装了,埋在土中。连葬花都不愿葬在水里,那黛玉又何以要投水呢?她当然没有力气扛一把李少红式的大锄头去给自己挖一个坑自葬,那最好的方式,也就只有自沉了。而她葬花不水葬而娟装土葬,也是在暗示宝玉吧。——这有点钻入索隐派的牛角尖了,打住。宝玉从狱中出来,这才把黛玉从那寒潭之中捞出来,于冷月之下重葬,这才算是真正葬了花魂。至于李少红李大导认为林黛玉是想男人想死的,恐怕更多的是以己度人,不说也罢。

那么“玉带林中挂”这么重要的谶语,该作何解释才通呢?我的理解,大概只是想点出“林黛玉”这个名字。当然这样解释未免牵强,那么,索性不管它算了。牵强,与解不通便丢下不理,正是作为刚入门的红学家需要的素质。

周汝昌老先生考证林黛玉是怎样死的,我竟忘了。但他认为王熙凤是黛玉的保护神之一,这见解却令我佩服。周老爷子老年研究脂批,认定史湘云便是脂研斋,把个湘云的地位提得比黛玉还高,未免有些入魔。但他指出脂批应该是《石头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鄂的四十回根本就不应该狗尾续貂收在八十回后,这一识见,确实要比冯其庸之流高明得多。

随便说一句,据国光红老师索隐考证,宝钗是有妇科病的,最大的可能,便是月经不调,或者甚至一直不来月经。国老师考定宝钗是个石女,这未免太搞了点,但宝钗有那“先天不足之症”,则是书中明点出来了的。宝钗原本是要往那都中去参加选秀,而不是奔贾府来和黛玉抢老公的。所以在前八十回中,我们看得到黛玉防宝钗,却看不到宝钗挤黛玉。后来钗黛交心,终成契友,便是明证。扑蝶一节,那是宝钗情急之下随口而出,虽说有些心计,但在那种情急之下,以宝钗心目中所熟悉的人,随口能叫出名字来的,除了黛玉,又还能有谁呢?所以平心而论,宝钗这一节也并不就显出她的坏来。

贾府既被抄,黛玉也已死,宝玉便只好娶了宝钗,这便是到底意难平了。宝钗后来一直没有生育,这与她的“先天不足之症”有关。到得贾府二次被抄,相干人等惨死狱中,那已经是后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