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记 |
我们那时候几乎过所有与我们有关的节,都是放假。放假之后呢,或者帮家里做农活——比如跑到田野里去打猪菜啦,地里去锄草啦之类,如果没有农活需要做,那就跑到田垌里去捉鱼,钓蛙,倒也是快乐得很。女儿现在连“双抢”是什么,怎么写都不知道,和她说起这些,她便有些听天方夜谭一般只觉得有趣,却无法想象。
女儿虽然已经是初二了,学校还是给他们过儿童节,昨天表演了半天节目,今天放假一天。女儿约了同学说要去花鸟市场玩,所以显得很是兴奋。他们学校老师还算开明,表演的节目由她们自己选择,自编自导,采取的是只支持不管理的态度。于是她们几个女孩子那两个星期里,先有差不多一个星期为演什么节目争论,最后由九个人减到六个人——因为意见分歧,另外三个人退出了。接着每天在学校练一两个小时,前几天跑到市场上去选衣服,舍不得买,和老板谈好租用,15块钱一套。班主任也大方,帮他们掏了这15块钱。回头几个精明的女孩想想划不来,和老板讨价还价,最后以25块钱一套把那衣服买了下来——看来女孩子开生有讨价还价的本领——算是小赚了班主任一笔钱。女儿郑重其事地叫我不要把这事告诉他们班主任,在她心目中好象老师和家长理所当然是一伙。昨天表演完了高兴得很,说很不错,大家都说好。我说这是你参加的第一次表演,这么成功很不容易了。她不同意,说小学一二年级也跳过舞的,三年级之后才没跳了。我一听便笑,一二年级那时候算什么舞?也就举着个纸花在那台上被老师指挥着跑来跑去,到了三年级,有点动作了,老师嫌她做得不好,不要她参加了,她觉得这也很好,不用辛苦排练了。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倒也有其父必有其女。
昨夜里弄了两个菜,买了一瓶雪碧,为她过这儿童时代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摆着一幅谆谆善诱的样子说,从现在起你就是青少年了,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了。回答很干脆,不。意思是说,儿童可以不当了,撒娇撒赖的特权,还是要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