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

(2006-04-06 16:52:48)
分类: 流水无声
清 明
 
 
      今天下了一点雨,润了一下物,空气显得特别亲切。中午下到楼底去放风的时候,这才真正有了春的感觉——虽然春已经来了很久了,但那一直是在眼里变化着,在风里感觉着,只有雨来了,才有了渗入了肌肤的感受。
      还是有点想念南方的春雨的。
      因为这一点雨,知道时节已近清明。光是清明这个词,就让我有了写点什么的欲望,对自己说点什么。很多时候,写点东西是对自己的淘洗,把心里捂了很久的一些东西拿出来洗一下,重新安放,心里的那空间,仿佛就又宽敞了许多。
      清明,大概是阴阳最为平衡的一个节气,所以它是活人与死人共度的,阴阳两界的沟通,在这一天里最为和谐。古人虽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描述,但估计那是些祭奠新魂的行人。新亡的魂灵(这话好象有点不通)还留恋着人间不肯即去,人间的亲人们还挽留着亡魂不让离开,于是中间有了一种微妙的粘滞,拉拉扯扯的好象远去的客人和送客人,在纷纷细雨中一再作别。雨在这种时候正好衬托了大家的心境,是再好不过的道具了。老天也真体谅人心。难怪中国人是相信天人感应的。
      其实我总觉得,那些亡灵也未必都有什么留恋之情,如果换上是我,巴不得马上离开了这人间,自由自在地去飘荡遨游,哪怕是做了孤魂野鬼,也要比树一般地杵在这人间来得爽快。所以鲁迅曾经说了,死去的人是有福了,只不过让活着的人难过而已。其实活着的人之难过,大半倒不一定为了死人,而是为了自己罢。——这话说得未免是有点没良心,但如果人人都能如我所想,这人间未必不是一个其乐融融的人间。
      我的亲人朋友中,是有两位死在清明时节的。一位是我的二姨,她死的时候不到三十岁,喝了农药。那一年我十四岁,知道消息时正是个雨天。雨天衬托的总是凄凉。另一位是前年死去的一位师长,刚过四十岁生日不久,死时离清明也就不到一个月。不知道为什么,在他们刚死时是很悲痛的,但时过境迁,当他们魂灵已经远离了人间的时候,我反觉得,死得早点倒也好,做人做个年轻人,做鬼也算是年轻鬼。想想七老八十了再去做鬼,走起路来都踉踉跄跄,真是没劲。想去吓人都吓不着。所有的鬼故事中的鬼,好象都是年轻鬼,可见年轻总是能当主角。
      在我的印象中,清明其实是很热闹好玩的节气。于小孩子们来说,祭祖上坟,倒更像是春游。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闹一闹,还能随手采回一堆蘑菇蕨菜野笋什么的,把春味也带回了家里。这实在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一年也就这么一回。——当然如上所说,家有新亡的例外——还有就是城里人,无法在清明享受踏青的乐趣,也是很划不来的。
      对清明的感想还很多。总之一句话,确实是非常喜欢清明的。清明的雨一下,大地就算是完全地活过来了——心也活过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谈鬼
后一篇:服药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