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东拉西扯 |
红舞鞋的诱惑
“多么美丽的舞鞋啊!”
伽伦穿上红舞鞋,不停地跳啊跳啊,再也停不下来了。
“你得跳舞呀!”天使说,“穿着你的红鞋跳舞,一直跳到你发白和发冷,一直跳到你的身体干缩成为一架骸骨。你要从这家门口跳到那家门口。你要到一些骄傲自大的孩子们住着的地方去敲门,好叫他们听到你,怕你!你要跳舞,不停地跳舞!”
——小时候读安徒生童话,感觉《红鞋》也许是他的作品中最阴森恐怖的一篇了,一路读下来,真是既惊悚又魅惑,就像在一个黑色的背景里——也许就是童话里的黑森林——一个穿着红鞋的小女孩在不停地舞蹈,她脚上的那双红鞋,把你的眼光牢牢吸引住。但是又有谁能知道,它跳出的优美舞步的背后,竟然有着怎样可怖的惩罚!我那时候就一直感到不平,觉得那个给红鞋施魔法的老兵太可恶,天使对伽伦的惩罚也太过分了。一个爱美的女孩,对美的渴望胜过了对上帝的敬仰,却要受到如此残酷的惩罚——她的双脚被砍下来了。这对小孩子来说,真是一种恐吓。
当然安徒生的本意,是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虚荣和欲望一旦控制了人的心智,你将会不停地舞下去,无法停止。伽伦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最初的时候,不过是渴望一双能够御寒的鞋子,这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欲望,不应该受到指责。坏就坏在这双鞋子的颜色,鞋子无罪,红色其罪。她在父亲的葬礼和自己的受坚信礼上穿红鞋,这就犯了忌讳。红色,是美的彰显和个性的张扬,它更适合在表演的场合秀出来;黑色是内敛的,这样的装束才更适合庄严凝重的场合,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这样的认同。看来,不管是服饰还是颜色,都是有着它的文化含义的。这种服饰文化发展的极致,大概是在中西方的贵族阶层,每一个细节,都有它的讲究。
《红鞋》也许是安徒生的童话中宗教情绪最为明显的一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大可从这个故事中读出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美的追求,有时是能胜过宗教情结的。红鞋吸引伽伦的,首先是它的美丽,而不是伽伦内心的贪欲。而对美的追求,最终肯定是要物质化的,中国有个成语叫“玩物丧志”,说的大致就是这种情形。所玩之物,若无美感可言,又何以值得以“丧志”为代价?与其说红鞋对伽伦是一种欲望的诱惑,无如说是美的诱惑,她所受到的惩罚,也是以舞蹈的形式出现的。这个故事要是放在中国,恐怕就会变成箍得小伽伦双脚生痛,却再也脱不下,就像孙悟空爱漂亮而戴上的那顶金箍帽。不管是红鞋还是舞蹈,都是美的外现。小伽伦最后请人把自己的双脚砍了下来,有着一种宗教意义上的苦行和赎罪的象征。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有关鞋的篇章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当是《灰姑娘》中的水晶鞋。可以说,在童话故事中,唯一能与红舞鞋相比的,就只有灰姑娘的这双水晶鞋了。水晶鞋就像现在时尚的GUCCI 、VERSACE这些品牌,是一种身份的确认。只有穿上了水晶鞋,你才是王子要找的那个意中人。其实我在读《灰姑娘》时有一点是非常不明白的,何以仙女姐姐变出来的其他东西都复了原,唯独这一双水晶鞋没有复原呢?只能解释是仙女姐姐有意为之。水晶鞋,如果抛开它是否真能穿这个问题不加追究的话——想想吧,一双水晶的鞋子,穿在脚上,硬如钢铁,如何能够舞蹈——真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创意。光是这一点,我可以说,安徒生不仅是伟大的童话作家,还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没有比水晶鞋更好的想象了。
灰姑娘的故事里,指引王子找到她的,为什么是鞋而不是戒指或者其他服服饰呢?我想,那是因为鞋比戒指更性感,或者更有性的暗示。想想吧,一双如此合脚的水晶鞋穿在一个冰清玉洁的少女脚上,该是多么令人遐想的事情。现代女性也像童话中的伽伦和灰姑娘一样,对鞋的看重并不亚于戒指。好在再也不会有那可恶的老兵来给你心爱的红鞋施魔法,美女们大可穿上仙女的水晶鞋,大胆投入到你的王子的怀抱里。爱美之心,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拦的。
也许每一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两双鞋,一双红鞋,一双水晶鞋。红鞋是用来秀的,秀出个性,秀出真我,让生活有灵动与欲望;水晶鞋是用来指引王子找到你的,闪闪发光,引人注目,唯我独尊。当然,你还得准备几双黑色的鞋子,那是在潜沉的时候穿的;还要准备几双棕色咖啡色或其他什么色的鞋子,那是你休闲的时候的选择。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穿上红鞋就舍不得脱下,那样,你会成为另一个伽伦。
(此为一朋友写的命题作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