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仲VS楚人:关于文学走向的对话

(2006-01-10 12:34:34)
分类: 东拉西扯

子仲VS楚人:关于文学走向的对话

 

按:天涯上一个自称曾经是民工的写手,写自己创业的经历,凤凰卫视有所报道。话题由此产生。

子仲 :现在看来,文笔问题太大。

楚人 :对。不做成文学书,做成励志书还有可能。

子仲:励志的话,他的成功又不太突出。

楚人:还没成功到令人刮目成为榜样的地步 。

子仲 :其实它可能应该是一本反映社会问题的书。主要是在他的经历中体现社会不公。

楚人 :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怎样在逆境中克服,这一点可能会鼓励一些人,但这样做出来的书的消费群体应该是社会底层的,消费又有问题。


子仲 :我看主要还是文笔和思想深度问题。黄河边的中国、中国农民调查也可以畅销。 读书人关怀社会,生活的人关怀时尚,不读书的人你给他什么他也不会读。所以不要为不读书的人操心。不读书的人看电视就够了。不是我们的消费对象。

楚人 :从这样一个人切入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怀,把一个素材做成一个选题,我还真不太能把握。


子仲:不过现在还看不太出来他写的这个东西的真实性。我觉得很粗线条,好像道听途说的堆积,个性化的细节很少。体验层面几乎没有。所以我觉得不一定是真的。


楚人:我觉得接下来一两年内,那种社会问题情感伦理一类的文学作品也许会有一个市场,或者说高峰。


子仲:文学堕落到头了没有?如果堕落到头了,那就有可能。


楚人:这一次书市看来,差不多到头了。一,武侠小说成了今年二渠道的主流东西,二,韩流接近尾声,日本货基本上没有了,三,靠一个书名来忽悠的,已经走到末路,想不出新招了。从前年到去年,《狼图腾》、《亮剑》、《藏獒》畅销并长销,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子仲:文学我真的不是很了解了。但是文化的自主立场可能要抬头,这是趋势。


楚人:读者的阅读关注好象也有了一些微妙的改变。我觉得趋势是有的,但倒是还没看到比较好的作品。


子仲:对。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亮剑》,很明显。但还只是一种情绪前奏,实质的应该不是这个。——我原来跟你说的那个研究八十年代,其实是可做的。


楚人:那个也有人在做,但思路不同,一直碰不到这样的作者。要有心人积累一些材料还得感性才行。


子仲:是。能很好描述的人太少。“学者”太多。


楚人:我觉得现在的情形是有些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武侠魔幻上来闹一阵,鸳鸯蝴蝶闹一阵。现在的情形是鸳鸯蝴蝶先闹过了,文学革命也闹过一阵了,所以我觉得主流的东西还是要上来。——以前老巫教我,文学虽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但也有它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我想,现在那种虚幻的神魔小说风行,是变的前兆。


子仲:我觉得文学的“知”的作用还是首要的功能,“美”的作用反倒是次要的。当然不是说美不重要,可能美正是文学自身规律的那部分。但是,文学的实际走向,是被“知”牵着鼻子走的。


楚人:现在大概就是知应该要发挥作用了吧。青春啊,魔幻啊,都是美在唱主角。


子仲:对。我最近看了一些80年代出生的人的博客,觉得他们很大程度上又在思考我们十几二十年前发问的问题。那些问题,很多我并没有想明白,然后卷进社会,就丢掉了。——我觉得这很重要。70、80年代人,是阅读的主流。

楚人:对。


子仲:这个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不是美,而是知。


楚人:所谓八零后曾经以非常大的速度和阵势冲击了五六七十年代生人的创作和阅读,但几年闹下来,我发现他们团体本身从去年年底以来有些转变了。他们更趋向于思考社会问题,但可惜的是他们自身的营养不足使得这种思考不能深入,又因为他们固有的自大得意不太听得进老一辈人的经验。对“美”的阅读,已经退到次要地位了。从文学书来说,06年魔幻武侠风起,可能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接下来会被扫掉,但有一些历史背景的武侠类,会留得时间长一些。这一代人写的以历史为基础的小说,与前辈还是不同的。


子仲:有年龄和积累的问题。他们无知或少知,但是主张强烈。无知的主张,当然不可能久混下去。所以反过来,转向知的路子。其实我心底是很尊敬他们这种状态的。当然常常并不尊敬他们的成果。他们的状态,是你不能忽视的,因为那很真实。


楚人:有颠覆一切的激情和冲动。现在浮出来的,还是表层的。但可惜沉底的那部分还没看到。


子仲:对呀,你想想,我们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不也一样吗?凭什么看不起人家? 他们很虚荣,做作,——只不过是我们看出来了罢了。但那是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东西。我以前就特虚荣和做作。


楚人:同感。


子仲:关键是合适的表达,这里面的分寸感、话语资源、经验世界的位置,都会影响表达,或使表达错位。但是,要表达的那个东西是有价值的。关键是做出这个东西。


楚人:十年一遇的文学人才。不是那么容易造成的。


子仲:我说的是认识问题,获取认识,有利于把握选题的趋势。话语资源、经验定位都是知的问题。只有知才能解决。所以选题就应该提供这些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日常生活
后一篇:怀绍勋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