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543c6a1bnf0ee5d187426&690并育德才" TITLE="华侨大学校训:会通中外 并育德才" />
华大校训:会通中外,并育德才(季羡林 题)
华侨大学校训及内涵说明
作为校训,“会通中外”侧重于强调某种治学方法,倡导做学问应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融会中外文化而贯通之。具体地说,既不能拘泥于本土之学而昧于外邦,也不应言必称欧美而数典忘祖。重在融会贯通,方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当今之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推动着全球化时代的降临。我校作为“华侨”大学,面向海外及港澳台,更有必要在治学上强调世界眼光和会通意识。不但在知识上要注重会通,在方法上也要注重会通;不但在个体学术研究的方法上要提倡会通,在学术力量配置的方法上也要提倡会通。杂交产生优势,会通引发创新,这已为科学技术史上的无数事实所证明。“会通中外”确为治学的不易金箴。
而“并育德才”则侧重于阐明办学方针,意指育人必须以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为原则。“并育”强调育德与育才不可偏废,但并非把二者等量齐观,而是育德居先,育才随之,并进互促,协同发展。因为一个人的品德往往决定其才能的使用方向和方法。德高而才大,必有大贡献于社会;德高而才小,犹能有益于社会;如德薄而平庸,或能与社会相安无事;如品德有亏而才小,犹不至于严重危害社会;如品德大亏,则才能越大危害社会越严重!大学乃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传授专门知识以服务社会固为应尽之义务,然更应以良好的教风学风影响学生,并通过学生而影响社会,提升社会。史迹昭昭,能不戒慎;“并育德才”,岂可轻忽!
如是说,“会通中外”讲的是如何做学问,标示师生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并育德才”讲的则是如何育人和做人,标示师生对价值的追求。而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正是本校训的精华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