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的盛会 莆剧的盛宴——莆仙戏迷2010年新春团拜会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戏如人生 |
http://s5/middle/543c6a1bx8077a0497bf4&690莆剧的盛宴——莆仙戏迷2010年新春团拜会" TITLE="戏迷的盛会
2009年,莆仙戏《天子与骄客》和《白兔记》在福建省第二十四届戏剧会演中创下了佳绩,为莆田摘得了14项大奖。
2010年,莆仙戏元素又写在了第十四省运会吉祥物“甜甜”的脸上,莆仙戏又一次成为莆田人的骄傲。
莆仙戏的一举一动,莆仙戏的每一个喜讯,每一种荣誉,每一次进步,每一回成长,都时刻牵挂着一群新生代年轻戏迷的心。
2010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应海内外广大莆仙戏迷要求,“莆仙戏迷2010年新春团拜会”在上峰酒店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莆仙戏迷协会主办,莆田旅游网、贤良港天后祖祠民乐团、莆田新气象广告公司共同协办,活动得到了莆田山水旅行社和许多热心戏迷的大力赞助。
(一)戏迷的盛会
团拜会上,嘉宾云集,高朋满座。莆仙戏像一根红线,一种缘份,把一群热爱莆仙戏的莆仙人聚在了一起。
嘉宾席上,有冯小刚电影《集结号》原小说作者杨金远先生,也是现任莆田市文化局分管莆仙戏的副局长;有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莆仙戏第一旦”王少媛女士;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阿妹丕”——黄宝珍女士;莆田市艺研所林金标所长;一代宗师黄文狄嫡传弟子“生子好”陈先镐师傅;莆仙戏一团吴清华团长;仙游鲤声剧团张挺团长;莆仙戏国家一级作曲林太崇;著名司鼓郑清和;著名二胡手陈庆华;新锐编剧姚晓群、郭景文;鲤声剧团《白兔记》舞美刘元艳;还有黄美云、祁玉钦、郑珍炳、陈丽晖、郑美玉等一批莆仙戏前辈表演艺术家;同时还邀请了亿隆集团董事长王庆穹、文峰天后宫董事长陈鹭玲等一批热爱莆仙戏的社会名流,整场晚会由贤良港天后祖祠民乐团伴奏。
莆仙戏迷协会负责人张德华代表协会全体会员向长期关心、支持莆仙戏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春问候和崇高敬意!他回顾了协会2009年主要做的五项工作:一是培训演出。依托文峰天后宫,在陈先镐、郑珍炳、陈丽晖等师傅的指导下,莆仙戏迷从蹀步、生旦基本功开始学起,经过老师们的特训,两个月之内就登上了表演舞台,成功演出莆仙戏《颂歌献妈祖》与《甘露寺》选段。二是组织看戏。在福建省第二十四届戏剧会演期间,戏迷协会先后3次组织戏迷前往省闽剧艺术中心观看莆仙戏一团的《天子与娇客》和仙游鲤声剧团的《白兔记》。三是普及宣传。由莆仙戏迷协会苏滨设计制作《莆仙戏2010年台历》,每月一张,收录了黄宝珍、王少媛、陈先镐、黄美云等莆仙戏代表性表演艺术家,以及莆仙戏专业剧团、莆田艺校和戏迷协会的精彩剧照。四是抢救保护。在莆田A制作工作室的协助下,收集翻录老版莆仙戏磁带,如莆仙戏三团《孟丽君》等音频资料。五是筹备成立。经过协会理事的集体讨论,初步确定了《第一届莆仙戏迷协会理事会名单》、会标和章程。同时,他还汇报了协会2010年三项主要工作:一是赴台演出《颂歌献妈祖》;二是献演省运开幕式;三是继续筹建协会。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莆仙戏迷协会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沟通联系,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不断走向成长。
来自全国各地回乡过年的莆仙戏迷,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一份特殊的情感,如期来到了团拜会现场。
来自北京的木材企业家黄强先生代表外地戏迷在团拜会上作了发言,他说,“作为一名长期在外打拼的莆田人,最喜欢听到的就是乡音——莆仙方言。而莆仙戏作为莆田市的地方剧种,她的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等艺术特点,而且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几乎每个莆田人,从小都是听着莆仙戏长大的,因此对莆仙戏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尤其作为一名长期在外的莆田人,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一听到莆仙戏的锣鼓声,就会心潮澎湃。”
来自内蒙古的黄建平,是莆仙戏一代宗师黄文狄的嫡孙,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回家过年并参加莆仙戏迷的新春聚会,团拜会办得很好,市文化局副局长也来参加了,戏迷协会的理事们很辛苦。”
在苏州办了一家模具钢材公司的黄玉清先生表示,“团拜会的气氛十分好,我老家是笏石的,我和爱人都喜欢看莆仙戏,这次见到了许多我喜欢的莆仙戏老师,心情格外激动。大家为了同一个爱好,走到了一起,这也是一种缘分,十分难得。”
(二)莆剧的盛宴
团拜会上,举行了精彩的莆仙戏文艺演出。年轻戏迷与前辈演员同台互动演出,一个个精彩的莆仙戏文艺演出,一曲曲动听的莆仙戏选段,引来声声叫好,晚会现场气氛热烈,高潮一浪胜过一浪。
戏迷版的《状元三及弟》拉开了晚宴的序幕,由莆仙戏迷协会选送的京剧《甘露寺》选段、莆仙戏《甘露寺》选段也相继登台亮相,体现了年轻戏迷的戏曲修养和功力。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则是被点唱最多的一个剧目,既有戏迷版的,也有演员版的。一对网名“我为戏狂”的姐妹演唱的《状元与乞丐》选段,唱腔清丽优美,引来了阵阵喝彩;网友“凤冠霞帔”清唱《状元与乞丐》“劫银赠银”选段,也别有一番味道;黄美云师傅的《状元与乞丐》选段,更是让现场的戏迷们大饱耳福,听得如痴如醉。
鲤声剧团著名的帮唱吴荃颖,一曲《卖画寻夫》选段,经典的《江头金桂》曲牌,标准的莆仙戏唱腔,旷远嘹亮,韵味悠长,熟悉的旋律,原声再现,赢得了一大片掌声。
王少媛校长也在戏迷们的热情邀请下,登台亮嗓。许多戏迷都坐不住了,纷纷站了起来,围在后面,一睹“莆仙戏第一旦”的风采,聆听少媛的演唱。在莆仙戏剧界流行一句话:“莆田的生,仙游的旦”,少媛无论在唱腔、动作上果然都无可挑剔,表演十分出彩,不愧为“仙游的旦”。
陈先镐师傅与王少媛校长联袂演唱的《高文举》“扫纱窗”选段经典再现,一唱一和,掀起了宴会的高潮,“见窗外月色恁阴沉,恍惚似玉贞遭遮蔽,玉容恁失色,无限可怜情”,曲牌为《摧迫》,道尽了久别重逢后夫妻之间怜惜、幽怨之情。
“莆仙戏有粉丝了!”这是鲤声剧团演员黄永志参加团拜会时的一个最大感慨。在晚宴中,不时有戏迷要求与莆仙戏演员合影,尤其是黄宝珍、黄美云、陈先镐等老一辈莆仙戏表演艺术家,还有“梅花奖”得主王少媛,也是戏迷们争先要求合影的主要对象。帅气的黄永志也被一群90后女戏迷围着合影,于是有了上述感慨。现场的摄影师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莆仙戏迷的一次团拜盛会,更是莆仙戏的一次精神盛宴,晚宴上汇聚了当前莆仙戏剧界重量级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工作者,他们都是莆仙戏迷的心中的偶像,喜欢着,并尊敬着,能够与他们共聚一堂,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份福气。这次团拜会给许多戏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受到了受邀嘉宾的一致好评。鲤声剧团张挺团长表示,莆田终于也有戏迷协会了,很感动现在还有这么一群热爱莆仙戏的年轻人。杨金远副局长表示,这次团拜会办得很成功,让莆、仙两地的莆仙戏艺术家坐在一起,有一个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空间。
(子笛/文 苏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