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来画画

(2012-10-19 15:14:49)
标签:

小林画画

小林的书法

文化

分类: 绘画书法

 

 

  2012年夏秋之间的一些小画,多数是画于下班买菜做饭之后的零碎时间,兴致来了狂画几张,有时丢下又是好多天。

  读书旅行画画书法拍照,于我无关名利,要说目标,不过是努力让自己长得顺眼一点罢了。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1.jpg
第一幅《清秋》——绘画的乐趣在于创造,摄影的乐趣在于发现,两者都根基于所见所感,随心而行,就是最端正的学习态度。如果非要创作什么重大题材的艺术品而去拍照画画,我想我会闻讯就逃得远远的。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2.jpg
第二幅 闻说远山好,溯流而寻之,道远且艰阻,芒草满襟衣。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3.jpg
第三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画的比较满意的一张,大写意笔墨越少,越难控制,这张一连废了五张,好久没画一张画废过这么多宣纸了。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4.jpg
第四幅《桃源何处》——梦桃源如画,依稀到田家,素梅疏月影,今夜又繁花。粤北一带的山村小景,春节前后,梅花会盛开在村头巷尾,心在远方,何处不桃源。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5.jpg
第五幅 夏夜风雨大作,灯下画夏天常见的小虫子,此虫身材苗条,会蜇人,老是扭来扭去一副探头探脑的样子。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6.jpg
第六幅 【清夏】大暑后数日,季候风如期而至,倾城风雨,灯下写荷塘意味。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7.jpg

第七幅临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这是多年来我最喜欢的小楷,写了无数遍,临帖,是与古人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不停追问自己内心的过程。静下心来放空自己,于细微处寻消息,所有疑难不解之处,突然豁然贯通,才知古人妙处。如遇良师铮友,默然心会,喜乐难以言喻。——壬辰秋白露之夜重临十三行。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8.jpg
第八幅印象中的老重庆,是黄桷树下黑白相间的木质房子,天色总是阴阴的,小巷子幽幽的,空气中有炸辣子的气味和哗啦哗啦的麻将声,前两年去重庆,其实几乎不见了这种场景,只有那想象中的场景,依旧顽固地留存在脑海里。盛夏,随手挥洒画【重庆往事】于窗下。



 

http://www.inkcn.com/2012/qlhh/09.jpg
第九幅 山中遇一树,无果但开花,年年寂复寂,缤纷尽余华。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0.jpg

第十幅【苏子行吟图】——苏东坡可以算是古代文艺青年的典范,仕途说不上顺利,才能说到底也就是会写几句诗文。官是越做越小,最后被赶到岭南吃荔枝。偶尔吐槽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还引来跨省追捕。松松垮垮地散步,写写行书,画画兰竹,编编曲子,炖炖猪肉,算是过着悲催,但还不算无趣的人生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1.jpg
第十一幅临《快雪时晴帖》,三希堂法帖之第一,台北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仓皇离宫时,溥仪被卫兵搜身,被搜出仅携带此贴。1949年被带往台湾。4行28字,练了许久,未得笔法。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2.jpg
第十二幅 阳台小花开,难记几时栽,偶尔看一眼,岁月何须猜。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3.jpg
第十三幅画画有时会走神,毛笔就会不由自主在宣纸上飞舞,陡然惊觉,那些无意留下的笔触,有时传神,有时凌乱,那些被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悲喜,也在笔触中暴露无遗,喜欢画写意,是因为水墨间的渗透几乎毫无规律,难以被再次复制,每一张,都是那一刹那的感悟。忆写江南于灯下,笔下隐有沉郁之气。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4.jpg

第十四幅临王羲之《丧乱帖》——《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在西湖梅庄比剑,逼秃笔翁使不出书法上的招式,最后被憋得在墙上狂书的,就是这个《丧乱帖》。此贴神采外耀,笔法精妙,带有强烈的情绪激荡,是王羲之欹侧之风的代表作品。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5.jpg

第十五幅记得小时家乡的夏季,插秧之前,田里灌满了水,就会找一张小网,召集几个小伙伴,牵网赶鱼忙乎上半天,一身泥水捧着不易得的几条小鱼跑回家,往往得到的是老妈的一顿呵斥。后来回乡,见到小朋友们满脸泥巴捧着鱼飞跑,然后传来邻居阿姨的叫骂,就知道是插秧的季节了。——夏夜忆画家乡小景。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6.jpg


第十六幅 夏天 / 是午睡醒后的一声蝉鸣 / 零碎的梦境 / 散成一地的 / 树影

 ——平时很少写生,这知了画起来特别吃力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7.jpg

第十七幅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草中,唐楷最难,却多被当成入门教材,一般来说,只有精通唐楷,才能使转无碍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几个月一直在临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此帖君子藏器,博大精深,不记得临了多少遍了,越写越觉艰难,学书一事,绝不能急,静心与古人纸上对话中感染气质,笔下才能渐有改观。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8.jpg
第十八幅 甚少仿古,粗有其意而已。


 

http://www.inkcn.com/2012/qlhh/19.jpg
第十九幅 回望,呼伦贝尔。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0.jpg
第二十幅 欲开未开时,三点两点白,清枝何萧疏,幽香况岑寂。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1.jpg
第二十一幅 临王羲之《平安帖》,此帖4行27字,用笔峻利,沉著潇洒,静谧和谐清逸的晋人风度,难学之极。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2.jpg
第二十二幅 下笔如疾风,秋雨扫荷塘。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3.jpg
第二十三幅周末,花了一下午画了这幅《天山脚下》,好久没这样老实钩皴点染一幅山水了。记得08年去新疆,花了一天时间从库尔勒横穿天山到乌鲁木齐,山脚30度,到山顶的一号冰川时已是漫天大雪,气温零下5度,可怜我只穿着一件短袖,抖着上山下山。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4.jpg
第二十四幅临王羲之《二谢帖》——“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此贴用笔爽利,遒劲之力尽显。现藏日本。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5.jpg
第二十五幅 突然想知道,如果用印象派的方法画花鸟,会是什么效果,于是有了这幅。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6.jpg
第二十六幅 风雨如晦,举杯踌躇,故人安否。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7.jpg
第二十七幅 临王羲之《孝女曹娥碑》,左边为原帖,放到电脑上一对照,才发现相距甚远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8.jpg
第二十八幅 山之高,水之长,子于归,寿且芳。



 

http://www.inkcn.com/2012/qlhh/29.jpg
第二十九幅 《小幸福》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0.jpg

第三十幅人散后,一轮淡月天如水。——我的绘画启蒙导师丰子恺,曾经画过这句词,那张画启发了我很多,不仅仅是绘画技巧方面。很多时候,不用问艺术家太多问题,他们要说的,你想要的答案,统统在作品里。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1.jpg
第三十一幅 苏东坡《后赤壁赋》绝妙好辞,默写其意。——抄了一遍,花了我半小时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2.jpg
第三十二幅 仿云林居士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3.jpg
第三十三幅 以梦为马。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4.jpg
第三十四幅 【清秋。】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5.jpg
第三十五幅 致虚极,守静笃。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6.jpg
第三十六幅临王羲之《得示帖》——“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此贴忽简为草,忽繁为行,起伏跌宕。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7.jpg
第三十七幅 怜我世人,忧苦实多。——中元节作画,风雨如晦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8.jpg
第三十八幅 【轻寒上小楼】


 

http://www.inkcn.com/2012/qlhh/39.jpg
第三十九幅 香远。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0.jpg
第四十幅 【高原之歌】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1.jpg
第四十一幅临王羲之《何如帖》——“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此贴笔画清劲,雅静宜人。气息静谧婉丽,无一丝渣尘。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2.jpg
第四十二幅 细语。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3.jpg
第四十三幅 【一蓑烟雨任平生】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4.jpg
第四十四幅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5.jpg
第四十五幅 得汪氏三炉纸,试做仿古。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6.jpg
第四十六幅临王羲之《孔侍中帖》——“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此贴多力丰筋,具魏晋风度的中和之美。现藏日本。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7.jpg
第四十七幅 相对语秋风。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8.jpg
第四十八幅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inkcn.com/2012/qlhh/49.jpg
第四十九幅 壬辰大暑,广州高温。宅在家里,吹着空调,午饭前画《溪山清远》图。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0.jpg
第五十幅 秋兰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1.jpg
第五十一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2.jpg
第五十二幅 《归时梨花满路》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3.jpg

第五十三幅临《远宦帖》——王羲之写给四川朋友的信,希望能去川西汶川、什邡一带远游,向往那里的青山绿水,可惜家中老妇病危,时刻需救命。译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4.jpg
第五十四幅 《有福》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5.jpg
第五十五幅 并石疏花瘦,临风细叶长。 灵均清梦远,遗佩满沅湘。

——好多年没画过兰花,逸笔草草,聊具其形而已。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6.jpg
第五十六幅 月影在林间,苍茫无数山,举杯忽踌躇,明天要上班。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7.jpg
第五十七幅 木鱼敲尽,不过幻影一梦;浮生若芥,且看碧海潮生。——壬辰夏夜有感而作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8.jpg
第五十八幅 依样葫芦,依样胡涂。糊涂相依,糊涂幸福。



 

http://www.inkcn.com/2012/qlhh/59.jpg
第五十九幅 装嫩的一张



 

http://www.inkcn.com/2012/qlhh/60.jpg
第六十幅 那时梅花早



 

http://www.inkcn.com/2012/qlhh/61.jpg
第六十一幅 鸡冠花



 

http://www.inkcn.com/2012/qlhh/62.jpg
第六十二幅 《秋来西风渐入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安·朱家角
后一篇:幻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