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化黑茶历史知识

(2015-03-26 20:20:10)
标签:

转载

一、    什么是安化黑茶?

 

   从原料基础、加工工艺、品质特征几个因素考虑。

  它是采用安化境内云台山大中叶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松柴明火干燥等五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红明鲜亮,略带独特松香味的黑毛茶和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和.其中渥堆和松柴明火干燥是形成安化黑茶成品的两大核心工艺。

安化黑茶是一种特色茶,一种有特殊功能的茶。安化黑茶产品是由4个级别的黑毛茶再加工而成,安化黑茶产品经过二次发酵,初发酵、后发酵。

   一、二,较细嫩,色泽黑润,产品供进贡、达官贵人、高收入地区人群饮用;

三级茶,成熟度较高,内含物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适合大众口感。

   四级茶,较粗老、色泽黄褐,供低收入地区人群饮用。

 

二、安化黑茶的诞生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唐代杨烨(公元816)《肭夫经手录》、五代(公元935年前后)毛文锡编辑<茶谱>有云“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所谓铁色茶即安化黑茶也,当时的渠江薄片和益阳团茶主要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由此可以推断,湖南黑茶至少有一千余年的生产历史.但黑茶一词的出现则在公元1524<明史含货志>: 商茶低伪、悉征黑茶……”.

 

三、安化黑茶的地位确定

1595年前,安化黑茶属于私茶,不能随意边销。到1595年,御史李楠以湖南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上报朝廷禁运,另一御史徐侨则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茶多而值下.湖茶行销无妨汉中”, 后经户部批示,安化黑茶被朝廷正式定为“官茶”。从此西北官引茶以四川、汉中茶为主,湖南黑茶为辅。到17世纪前期(明末清初),四川边茶主销区域为康藏,而西北边销茶逐渐被安化黑茶取代.边销茶又称“官茶”系由政府控制用于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换马匹之茶。

  -洪武24年(公元1391年)朝廷额派贡茶,安化每岁贡芽茶22斤(合现在13千克),后将大桥、仙溪、九渡水和龙溪采制地贡芽茶史称四保贡茶

  安化天尖、贡尖在清-道光年间定位贡茶入朝,之后就有了皇帝用茶为天尖、朝 廷臣子用茶为贡尖之说。

  安化黑茶比普洱茶在清-雍正年间定为朝廷贡茶,比湖南君山银针在清-乾隆 46年(公元1781年)定为朝廷贡茶要早几百年。

                 安化黑茶明、清贡茶

四、安化黑茶的整体环境

 1、区域

  我县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总面积4950.25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

  2 、土壤

  安化黑茶原料是在人们称作“长寿石”“吉祥岩”的冰渍岩层上成长起来的,这种岩层形成于6亿年前,安化特有。这种岩层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土壤风化完全,石砾较多,杂色,通透性能好,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生长的茶叶中有效品质成份和保健营养丰富。

  3 、山水

  因地球上冰球事件,形成了安化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

  全县有63座千米以上高山,最高的山峰1622米。

  全县有5公里以上的溪河170多条,形成了浩浩的资水。

  全县峰峦叠嶂、云雾缭绕、雨量充沛,茶叶常年接受雨云层穿透光、山峦折射光和溪河水反射光。

  4 、茶树良种好

云台大叶种是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内含物丰富,营养成分足。

    5 、安化黑茶是集芽、叶、茎、梗于一体,是成熟的黑美人。

 

五、安化黑茶两大传统产品的发明及发展

   三尖始创于清乾隆年间,山西茶商在安化采购原料较嫩的黑毛茶后,就地加工而成的散茶.道光年间,天尖贡尖用作贡品入朝.

文革期间(1972)改名为”湘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仍恢复原名至今.

   花卷茶始名百两茶,即一卷(),净重合老称一百两(16两合1斤),始创于湖南安化的江南一带.时间大致在清道光元年(1820)以前.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制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所以又称”千两茶”.

    1952年白沙溪茶厂聘请技工进厂带徒传艺,成为了独家生产厂家,1958年停止生产.1983,惟恐花卷茶生产技术失传,技师带领青年职工用四个月时间共制作了300余支”千两茶”.1997,为满足市场需求,白沙溪茶厂恢复了传统的花卷茶生产.1998,白沙溪茶厂为保护花卷茶这一神奇茶品,对其申请了国家专利.

   2008,安化千两茶制作技术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境内黑茶企业三个第一产品的诞生

1、黑砖茶

   它最初称“黑茶砖”。19395月,白沙溪创始人—彭先泽在安化试压成功,1940年开始在湖南省砖茶厂机械规模化生产。

2、茯砖茶

   1644前后,陕西泾阳采用安化黑毛茶为原料,手制伏砖。称为“泾阳砖”,当地人又叫“湖茶”,需在伏天制作,故称“伏砖茶”。以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茯茶”或“福砖“。1953年,白沙溪茶厂在安化手制而成了第一片“茯砖茶”。打破了茯砖茶只能在陕西泾阳压制的神话。1958,采用压制黑砖茶机械,开始机压茯砖,打破了茯砖只能手制的技术.

3、花砖茶

    由于制作花卷茶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为提高生产效率,1958年白沙溪茶厂试用机械压制“花砖茶”。

 

六、安化黑茶传统产品的外观、色泽、口感、功效

    外观:粗旷大气  包装原始古朴

    色泽、香气:成品黑褐油润、汤色红黄明亮,香气纯正、带松香味。

    口感:滋味醇和、回甘、老茶有陈香和药香味

    功效:消食去腻,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安神、美容、祛色斑、缓解腹泻、便秘、抗癌、抗辐射等

 

 

    附件1     中国黑茶的传统产区及主要产品

1、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区有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

2、它们的主要产品有如下:

黑茶产品

四川黑茶(藏茶)

湖南黑茶

湖北黑茶

广西黑茶

云南黑茶(普洱)

康砖、金尖、雅细、

方包茶、古团茶、

乌茶

四砖三尖一花卷

(千两茶)

青砖、米砖

(赵李桥)

饼茶、沱茶、

砖茶、普洱散茶

六堡茶

 

 

 

 

 

 

 


 

二﹑各产区黑茶的简要介绍

1 ﹑云南普洱

      历史上不分生和熟,熟普是在1973年生普基础上沿用渥堆发酵工艺改良出来的品种.

      茶类:后发酵,黑茶类

      选料:大中叶种,乔木、灌木树种

      生普:晒青茶(有厚度)﹑口感为霸道、稍许苦涩、味片厚重,沉香味,陈放后变化较大。

      熟普:渥堆重发酵(45-50),口感为咸鱼味(渥堆味)

      特点:越陈越香

2 ﹑四川黑茶

      茶类:后发酵,黑茶类

      选料:中小叶种, 叶片薄,灌木树种

      工艺:渥堆、蒸笼重复蒸,去涩味,有捻性

      口感:味淡,蒸笼香  

  特点:新老茶区别不大

      主销区:西藏(康砖属南路边茶后藏金尖属西路边茶前藏)

 

3 ﹑湖北老青茶

      茶类:后发酵,黑茶类

      选料:中小叶种,采接隔年的茶

      工艺:半年的渥堆(选料木质化),口感较苦涩青草气味味薄

      特点:新老茶区别不大

      主销区:内蒙、外蒙

 

4 ﹑广西六堡

      茶类:后发酵,黑茶类

      选料:小叶种

      工艺:与湘尖茶差不多,产品增加了一个半年埋地窖(湿仓)才能出厂的工序。

      特点:加速茶叶陈化,追求红﹑浓﹑陈﹑醇,槟榔香

      主销区:广西、广东少量、东南亚地区

5 ﹑湖南黑茶

      茶类:后发酵,黑茶类

      选料:大中叶种,海拔在 1000以上茶区

      工艺:较其他黑茶复杂,23道工序,七星灶

      特点:口感醇和,介于生熟之间,转化快,越陈越香,保健功效突出

      主销区:内蒙﹑新疆﹑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北京、广东、湖南、上海、广西、江苏、沈阳、香港、台湾、韩国、日本

6、绿茶

      茶类:绿茶类(不发酵茶)

      特点:色泽为鲜绿、绿润、深绿,香气为清香、熟栗香,口感清爽,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有苦涩味(咖啡碱基本保留),叶底为嫩绿、黄绿,耐泡程度一般,讲究当年或按季节消耗。

7、乌龙茶

      茶类:青茶类(半发酵茶)

      常见产品:闽北武夷山岩茶(特点:岩骨花香)、闽南铁观音(特点:鲜香绿,鲜是鲜叶,绿是汤色,香包括清香、果香)、台湾高山茶、包种茶,广东潮汕地区凤凰水仙、凤凰单枞

               铁观音,追求鲜香绿,用香气来吸引人,有一定的涩味,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刺激性比较大,伤胃,部分产品农残超标。耐泡程度一般,讲究当年或按季节消耗

     

附件2:湖南黑茶的制作工艺及口感

1)、制作工艺:湖南黑茶采用湖南云台山大中叶种的半乔木、灌木茶叶制作,制作工艺分为黑毛茶的初制加工和成品压制两大部分,这里介绍毛茶的初制加工:加工工艺有高温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松柴明火干燥五大步骤。

2)、口感:经过以上工艺加工的湖南黑茶,具有毛茶色泽黑褐油润,有轻微松烟香;汤色红亮或橙黄、通透;口感醇和,回甜感、回味悠长,陈放后变化较大,陈香突出等特点。

2、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乔木茶叶的制作工艺及口感

1)、制作工艺: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两种,生普制作,制作是将鲜叶经过高温杀青和揉捻后,将叶片放置阳光下进行晒干干燥及制成生茶毛茶,生毛茶可直接作散茶饮用,亦可蒸压成饼茶。熟普的制作是在揉捻的工序后进行长达45天以上的深度发酵,再进行高温烘干。

2)、口感:生普口感回甘强,香气重,具有一定的“霸气”,回味悠长,陈放后变化较大;熟普滋味厚重醇和但回味偏薄,有较明显的经过渥堆的气味。

3、藏茶的制作及口感

1)、 制作:藏茶采用四川小叶种灌木茶种制作,以反复的高温蒸、摊作为发酵方式,发酵程度很高,陈放后的变化较小。

2)、口感:汤色红亮清透,醇和但回味偏薄,有较明显的熟味。

4、功效的区别

三种茶类皆有茶叶一般的功效与作用:消食解腻、补充维生素、降三高等等。

其中普洱茶的生普因为发酵程度低,所以茶多酚及茶咖啡碱的含量较高,对人体的提神及刺激肠胃作用较强;

熟普和藏茶的发酵程度较高,所以茶多酚成分相对减低,对睡眠影响不大。

湖南黑茶的制作经过适当的渥堆使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再通过松柴明火的高温干燥,有效地将茶咖啡碱降低,所以湖南黑茶具有安神、不伤肠胃的特点。

同时,湖南黑茶的原料选择和独特加工工艺,导致其具备了许多其它类别黑茶所没有或相对较弱的功效:

湖南黑茶原料内含物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含梗量,因此相对较为耐泡且茶多糖含量较高,对高血糖及糖尿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适当的渥堆程度使湖南黑茶以假丝酵母菌为发酵的主体菌种,比其它茶类至少多出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

独特的发花工艺使部分茶品产生了大量的冠突散囊菌,内含超过450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成分,具有保湿锁水、美白皮肤、减肥降脂、改善便秘、治疗腹泻、清理血管内部毒素及杂质,并且具有能够促使人体胰岛素再生,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等强大功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