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安化黑茶历史知识
(2015-03-26 20:20:10)
标签:
转载 |
一、
安化黑茶是一种特色茶,一种有特殊功能的茶。安化黑茶产品是由4个级别的黑毛茶再加工而成,安化黑茶产品经过二次发酵,初发酵、后发酵。
三级茶,成熟度较高,内含物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适合大众口感。
二、安化黑茶的诞生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唐代杨烨(公元816年)《肭夫经手录》、五代(公元935年前后)毛文锡编辑<茶谱>有云“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所谓铁色茶即安化黑茶也,当时的渠江薄片和益阳团茶主要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由此可以推断,湖南黑茶至少有一千余年的生产历史.但黑茶一词的出现则在公元1524年,<明史含货志>云: “ 商茶低伪、悉征黑茶……”.。
三、安化黑茶的地位确定
1595年前,安化黑茶属于私茶,不能随意边销。到1595年,御史李楠以湖南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上报朝廷禁运,另一御史徐侨则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茶多而值下.湖茶行销无妨汉中”, 后经户部批示,安化黑茶被朝廷正式定为“官茶”。从此西北官引茶以四川、汉中茶为主,湖南黑茶为辅。到17世纪前期(明末清初),四川边茶主销区域为康藏,而西北边销茶逐渐被安化黑茶取代.边销茶又称“官茶”系由政府控制用于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换马匹之茶。
四、安化黑茶的整体环境
1、区域
云台大叶种是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内含物丰富,营养成分足。
五、安化黑茶两大传统产品的发明及发展
文革期间(1972年)改名为”湘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仍恢复原名至今.
五、境内黑茶企业三个第一产品的诞生
1、黑砖茶
2、茯砖茶
3、花砖茶
六、安化黑茶传统产品的外观、色泽、口感、功效
1、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区有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
2、它们的主要产品有如下:
黑茶产品 |
四川黑茶(藏茶) |
湖南黑茶 |
湖北黑茶 |
广西黑茶 |
云南黑茶(普洱) |
康砖、金尖、雅细、 方包茶、古团茶、 乌茶 |
四砖三尖一花卷 (千两茶) |
青砖、米砖 (赵李桥) |
饼茶、沱茶、 砖茶、普洱散茶 |
六堡茶 |
二﹑各产区黑茶的简要介绍
1 ﹑云南普洱
2 ﹑四川黑茶
3 ﹑湖北老青茶
4 ﹑广西六堡
5 ﹑湖南黑茶
6、绿茶
7、乌龙茶
附件2:湖南黑茶的制作工艺及口感
1)、制作工艺:湖南黑茶采用湖南云台山大中叶种的半乔木、灌木茶叶制作,制作工艺分为黑毛茶的初制加工和成品压制两大部分,这里介绍毛茶的初制加工:加工工艺有高温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松柴明火干燥五大步骤。
2)、口感:经过以上工艺加工的湖南黑茶,具有毛茶色泽黑褐油润,有轻微松烟香;汤色红亮或橙黄、通透;口感醇和,回甜感、回味悠长,陈放后变化较大,陈香突出等特点。
2、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乔木茶叶的制作工艺及口感
1)、制作工艺: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两种,生普制作,制作是将鲜叶经过高温杀青和揉捻后,将叶片放置阳光下进行晒干干燥及制成生茶毛茶,生毛茶可直接作散茶饮用,亦可蒸压成饼茶。熟普的制作是在揉捻的工序后进行长达45天以上的深度发酵,再进行高温烘干。
2)、口感:生普口感回甘强,香气重,具有一定的“霸气”,回味悠长,陈放后变化较大;熟普滋味厚重醇和但回味偏薄,有较明显的经过渥堆的气味。
3、藏茶的制作及口感
1)、 制作:藏茶采用四川小叶种灌木茶种制作,以反复的高温蒸、摊作为发酵方式,发酵程度很高,陈放后的变化较小。
2)、口感:汤色红亮清透,醇和但回味偏薄,有较明显的熟味。
4、功效的区别
三种茶类皆有茶叶一般的功效与作用:消食解腻、补充维生素、降三高等等。
其中普洱茶的生普因为发酵程度低,所以茶多酚及茶咖啡碱的含量较高,对人体的提神及刺激肠胃作用较强;
熟普和藏茶的发酵程度较高,所以茶多酚成分相对减低,对睡眠影响不大。
湖南黑茶的制作经过适当的渥堆使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再通过松柴明火的高温干燥,有效地将茶咖啡碱降低,所以湖南黑茶具有安神、不伤肠胃的特点。
同时,湖南黑茶的原料选择和独特加工工艺,导致其具备了许多其它类别黑茶所没有或相对较弱的功效:
湖南黑茶原料内含物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含梗量,因此相对较为耐泡且茶多糖含量较高,对高血糖及糖尿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适当的渥堆程度使湖南黑茶以假丝酵母菌为发酵的主体菌种,比其它茶类至少多出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
独特的发花工艺使部分茶品产生了大量的冠突散囊菌,内含超过450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成分,具有保湿锁水、美白皮肤、减肥降脂、改善便秘、治疗腹泻、清理血管内部毒素及杂质,并且具有能够促使人体胰岛素再生,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等强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