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760--慈寺仿古建筑建成3年即被拆

(2011-06-13 12:55:17)
标签:

郭世伟

大慈寺

仿古建筑

宽窄巷子

历史文化

杂谈

慈寺仿古建筑建成3年即被拆,城市规划成空谈

 

如果外地人来到成都,首先要在市区游览的,肯定是宽窄巷子或者锦里、这样略带老成都风味的街区,这两个地方显然已经成了成都的一张文化名片,登上中国的形象宣传片,登上好莱坞的《功夫熊猫》,无限风光。。。。
 
 
可是有谁知道,和宽窄巷子、文殊坊、水井坊一起并列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要保护的四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慈寺却迎来和宽窄巷子完全不一样的命运。在2008年建成的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在今年三四月被拆除,中间存在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使用过。当然,如果说市内某大型超市曾因装修而租借其中一个门面来卖菜也算是它的用处的话,那么它存在的这三年,也就有且只有这一点用处了吧。。。http://mat1.gtimg.com/bbs/images/mo/DEFAULT2/26.gif
 
一项市政工程,一项城市规划,为何耗资数千万元的仿古建筑,建了不用,还要拆掉呢?新闻里面说,因为“市里不满意”,新闻里还说,“政府没有损失”。大家还是看看新闻吧,新闻里会给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就算没有这群仿佛建筑群,还是很美好的世界。
 

http://img.bbs.qq.com/cgi-bin/img?uuid=__b0b436ad0c614dbea51c44f932b1a176


http://img.bbs.qq.com/cgi-bin/img?uuid=__1e73e94bfe054c9f93ed03e4747d2861


http://img.bbs.qq.com/cgi-bin/img?uuid=__1996767c55a14ad0a443cc2e41f81bcb


 

成都仿古建筑建成3年被拆 耗资数千万元(图)

2011年06月13日08:03中国新闻网刘黎白杰戈我要评论(76)
字号:T|T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42/103/796/51786407.jpg

2011年3月20日,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仿古建筑正在拆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摄)

中广网成都6月13日消息(记者刘黎白杰戈)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水井坊,这是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要保护的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成都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区域。然而在2008年建成的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在今年三四月被拆除,中间存在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使用过。为什么耗资数千万元的仿古建筑,建了不用,还要拆掉呢?

 

仿古建筑建成到拆除仅用三年

6月初的成都,幽静的大慈寺周围,工人正在准备材料搭建围挡,围挡内有房屋刚刚拆除之后留下的荒地。

附近市民:刚刚拆的,那个地方全都拆了。

记者:拆了的古建筑啥时候建的?

市民:有没有两年?两三年。马上要重新搞,你看到处到围起来了。现在就不晓得它了,现在规划都搞不清楚。

被拆掉的仿古建筑,在2008年建成,当时成都媒体的报道形容,“一座座两层式的川西风格院落,以青灰色为主调,精心雕刻的廊柱和挂件,平添了一些活泼跳动的元素”。而今年3月的报道又说,突突突’的机械声打破这里的宁静……碎石机的铁臂不停砸向两间院落的墙体,砖瓦俱下……地上堆满了刚拆下的雕花窗棂和木门。”从建成到拆除的三年里,这些仿古建筑几乎没有使用过。对此,大慈寺所在的锦江区危旧房改造中心副主任文劲解释说:

文劲:建出来的感觉跟政府对这个片区发展预想的要求,和这个片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达不到这些要求和效果。

记者:跟之前的设想还有差距?

文劲:对。

被拆原因:建后市里不满意

在大慈寺之前,成都市已经建成了宽窄巷子和文殊院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从游客、学者和政府的角度来看,都是宽窄巷子更胜一筹。但政府官员和专家也都坦承,宽窄巷子的水平和效果很难超越。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建筑规划管理处副总工程师郭世伟介绍:

郭世伟:之前修好以后,就对那个效果不是很满意,那时候宽窄巷子的效果已经看得见了。(大慈寺)它做得不太好,就准备要整改。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应金华参与了大慈寺街区的规划论证,他介绍:

应金华:(大慈寺街区)建了有五分之一,建起来以后市里不满意,感觉和文殊院一样啊,他们不喜欢。

记者:市里之前应该能看到规划图啊,为什么建成后才说不满意?

应金华:区里在操作,锦江区的。修出来以后不满意,就搁在那儿了,现在又做方案。

到底是哪方面的缺点让大慈寺仿古建筑被叫停,并且最终拆除呢?

郭世伟:对人的感受来说就是你第一眼看的感觉。第一眼看得感觉是由很多东西堆起来的,有可能是木做工做得不好,有可能是材料搭配的比例不太好,看上去觉得这个房子清汤寡水的,也有可能是工艺做得差,反正是观感就不好。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谭继和认为:

谭继和:第一期的建筑都是仿照的古建筑,但是说不清楚他们是什么原因,反正那个建筑看起来是个假的。这个街区没建设出来,业态也进不去,周围的楼盘也发展不起来,也搞不下去。

一建一拆四千万投入化为乌有区政府称并无损失

在新建的仿古街区闲置两年多之后,去年年底,包括仿古街区在内的大慈寺片区和东大街9号地块,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范围,被著名的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联合买下,成交金额超过20亿元。大慈寺街区的建设从政府主导,转向企业经营,锦江区危旧房改造中心副主任文劲解释说:

文劲:当时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在推进过程中也感觉到,仅由政府为主体为主角,单一运作,政府各方面的资源很难实现最大价值:历史文化和商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我们觉得推向市场,政府把握总体规划要求,由市场来做,更为合适。这个模式,这个思维方式产生了以后,就没有再进行新的建设。

而在这建了又拆的过程中,损失了多少钱呢?

记者:这个是由区政府来投资?还是哪个公司?

文劲:是由我们区的统建办(统一建设办公室)来投资。

记者:这个资金是政府的钱?

文劲:不是政府的钱,是统建办,企业运作的一个事业单位,不是政府财政的钱。

记者:投资是多少?

文劲:这个我不太清楚。

记者走访锦江区统建办,3年前曾经在媒体上介绍大慈寺街区建设的工程科负责人田先生,现在却否认统建办跟此事相关,拒绝回应。不过根据锦江区危改中心提供的数据,拆掉的仿古街区建筑面积将近一万平方米,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应金华介绍,成都地区仿古建筑施工成本是每平米四五千元,由此推算,造价是四千多万,这跟此前媒体报道的“仅土建就将花费四千多万元”能够吻合。一建一拆,四千多万的投入化为乌有。锦江区外宣办解释说,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20亿的购地款当中,还包括地面这些仿古建筑的价钱,政府并没有损失。不过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谭继和认为:

谭继和:当然也许政府没有损失,但是说穿了这些直接间接损失都是老百姓的损失。

损失的不止是金钱,从2004年开始规划到现在,7年时间,历经建设和拆除,大慈寺周边还是一片荒地。应金华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讨论,但规划至今没有通过。成都市规划局2005年的控制性详规中对于大慈寺街区建筑风格的要求只规定是“民国和清朝风貌”限高12米。大慈寺地处成都市中心,紧邻春熙路和红星路商业圈。

应金华:这块地在成都是春熙路大商圈里头,搞得太传统不行,搞得太现代就不叫历史街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帽子就要受影响。

而保护历史传统和实现商业价值的平衡,要通过一砖一瓦的使用来实现,大慈寺街区面临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广播网)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43/103/796/51786408.jpg

2011年3月20日,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仿古建筑正在拆除。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44/103/796/51786409.jpg

2011年3月20日,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仿古建筑正在拆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摄)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45/103/796/51786410.jpg

2011年3月20日,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仿古建筑正在拆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