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2--回顾:日本东海地震频发,气象厅实现7.3级主震预警
(2011-04-11 08:56:56)
标签:
日本气象厅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杂谈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03-09 10:45 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北纬38.5,东经142.8)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截至到3月10日凌晨,该序列又发生5次6级地震,其中最大为北京时间2011-03-10 05:24 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北纬38.3,东经143.0)发生的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日本这一串的地震影响如何,应本网邀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专家顾瑾平研究员进行了解读。
本次地震影响及灾害
3月9日发生的7.3地震序列,使宫城县、青森县、岩手县、秋田县、山形县和福岛县等地强烈有震。岩手、宫城、山形、福岛等县共有100多人受伤,有多条道路出现塌陷,此外还有桥梁坍塌和民房倒塌的现象,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地震发生后,白石藏王至新青森的东北新干线一度暂停运行,宫城县的女川和福岛县核电站正常运行,青森县的核燃料处理设施也没有受到影响。气象厅在岩手县大船渡港、宫城县石卷市,鲇川和岩手县釜石港观测到了60厘米、50厘米和40厘米高的海浪。
该区域历史地震情况
1896年,该地震以西发生过日本三陆7.8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2.7万人遇难。1933年在该地震以西大船渡港地区曾发生8.3强震,引发的海啸浪高最高达到28.7米,那次灾害造成大约3000人死亡。该地震区上1次7.0级地震发生在2005年。
本次地震破裂特点
这次日本东部近海7.3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日本列岛地震带的北端,板块之间的挤压和错动是地震形成的主因。板块汇聚速率以每年10.5CM向西推进,对欧亚板块的地震形势有一定影响。该地区许多地震是典型的俯冲带成因机制,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映了断层走向沿日本岛弧错动,向日本陆块下面俯冲的特点。
日本实现主震成功预警
本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主要原因在于地震距离城市较远。震中位置距离最近的日本海岸有160公里,距离日本首都东京东北部也有430公里,不过东京仍有震感,宫城县、青森县、岩手县、秋田县、山形县和福岛县等地强烈有感。日本气象厅在地震波达到主要城市前实现了预警信息发布。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日本气象厅在全国建立了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并在部分区域开始了由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的实验服务,视地震情况的不同,预警信息大约可以在地震主波到达城市前4-10秒发出。而针对部分工业化设备,如高铁、工厂、煤气公司、电厂等预警服务更加专业和多样化。目前,预警信息服务对远地(震中距离城市50公里以上)发生的强烈地震的实效性较好。气象厅的技术人员表示:“这次的地震规模比较大,所以预警还是做到了(震中距离城市较远,距本岛约160公里-编者),”。虽然预警震级比实际震级小了1.1级,但是预警信息还是提前发出了,至于其减灾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才能评估。
日本是地震最多发的国家,城市人口密度高,日本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非常高,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相关技术报告书经过相关部门认可和确认后才能施工。同时,预防地震灾害已经成了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日本全国各地设有不少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开放。馆内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和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在日本城市还有许多政府指定的避难“缓冲地带”,提醒市民加强危机意识。
日本的防震减灾技术以及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