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2011-03-19 21:36:16)
标签:

日本

非电离辐射

核辐射

标志

福岛核电站

杂谈

核辐射标志简史
cs发表于2011-03-18 16:40:22
核辐射标志大家都在电视里见到过,但是你知道它刚刚设计出来的样子吗?你知道现在已经有一个最新的标志正在取代它吗?和它类似的还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标志?来了解一下核辐射标志(准确来说叫电离辐射标志)的发展史吧。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日本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很多恐慌,担心受到污染。其实,按照国际规定,凡是可能形成和污染的物品与场所,都必须印制、悬挂核辐射标志(准确地说,应该叫电离辐射标志,见文末解释),以提醒大家注意防护。这就是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过的三叶形核辐射标志(见题图)。2007年之前,他是国际通用的核辐射标志。
这个标志一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和现在大同小异了。它于1946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辐射实验室设计出来,最开始的图案底部颜色为蓝色,辐射标记为洋红色。如下: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辐射实验室的生化健康组负责人Nels Garden解释道:采用蓝色做背景是因为在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房间墙壁或工作台很少是蓝色的,在这种场合下蓝色比较容易识别;采用洋红色是它不同于常见颜色,并且当时这种颜色的颜料价格昂贵,其他标志很少会采用这种颜色,不易混淆[1]。
由于蓝色比较黯淡,容易褪色,很快人们进行了改进。1948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Bill Ray和George Warlick 与伯克利大学的学者们共同设计出新的黄黑两种颜色的标准电离辐射标志,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最常见到的核辐射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这个标志中扇形和圆形的相对大小关系也有明确规定(见下图):图案正中心是一个直径为D的实心圆形,在其周围有三个对称放置的大小相等的扇叶,其中一个扇叶位于正下方,中心轴在竖直方向。扇叶展开的角度为60度,靠近实心圆的扇叶到实心圆圆心的距离为0.75D,远离实心圆的扇叶到实心圆圆心的距离为2.5D。三个扇叶和实心圆是黑色的,背景则是亮黄色的。这种新的设计很快被采纳,并成为国际标准。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但是,这个标志已经不是目前最新的了。由于核工业的发展,普通人接触到核辐射的可能性逐渐增多,其中大多数人对上述电离辐射标志不熟悉,为此,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2007年推出新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该标志采用了表示危险的红色背景,在传统的三扇叶电离图案下方画出五条标识电离辐射的含箭头波纹线,并在波纹线下方标出骷髅和交叉腿骨图案,逃离图案,该方案通俗易懂,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标志。

 

小知识:什么是电离辐射?为什么用它的标志来代表核辐射?
在物理中,辐射是指物质粒子或者电磁波在媒质或真空中的传播。按照辐射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等物质粒子和光子等力的传播子)能否引起传播介质的电离,一般把辐射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能将原子电离的辐射,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比如手机通话,微波炉,电脑产生的辐射,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它们对人体有危险[2];真正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都是电离辐射,因此用电离辐射标记来标记核辐射。

 

其他相关标记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美国核安全屏蔽室标记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非电离辐射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受过辐射处理的食物标志(食物收到适量辐射后能够除虫,延长保鲜时间,且不影响人体健康)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激光危险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光学辐射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高压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强磁场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生物危险标志
11851--透过日本特大地震看:防震与救援(18)-核灾害(12)
 
化学武器标志

 

参考资料
[1] Paul Frame:Radiation Warning Symbol (Trefoil)
[2] Kwan-Hoong Ng (20–22 October 2003). "Non-Ionizing Radiations–Sources, Biological Effects, Emissions and Exposures"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at UNITEN ICNIR2003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Our Health.
[3] 维基百科:各种危险标志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1353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