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458--山西运城地震,地方政府赌注式辟谣的尴尬时分

(2010-01-26 23:14:59)
标签:

山西运城

杂谈

山西运城地震,地方政府赌注式辟谣的尴尬时分

 

 

转载(2010-01-25 08:49  南方都市报上一篇文章

 

http://nf.nfdaily.cn/spqy/content/2010-01/25/content_8488839.htm

作者:刘洪波

124日,国家地震台网监测到一起地震。震中在山西运城市河津、万荣交界处,震级4.8级(5.0,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recenteqsww/Quakes/us2010rwag.php)。这不是大地震,没有人员伤亡报告,当地民众据报生活秩序也正常。

4.8级也不是小地震,按震级来说,属于中强震,动静也挺大,山西、河南、陕西等广泛区域有震感。动静大,还应该包括太原媒体刚刚否定了近期发生地震的传言。

122日,太原媒体的新闻说,我省地震专家并未做出山西境内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意见。请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共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地震发生后,很多人根据这个报道,认为专家闹了一个大花脸。

我看这则新闻,觉得笔下另有奥妙。新闻显然是针对山西境内可能发生地震的传言。但我估计,传言可能托言专家所说,所以新闻才说了我省地震专家并未做出观测意见,这是针锋相对。特别写出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则是进一步强调,就算真的有专家说要发生地震,那也是不算数的,必须以政府发布为准。

地震前,山西正有关于地震的传言,这是肯定的;传言假托专家所说,这是可能的。是否真有专家这么说过,还不知道,尽管媒体说了我省地震专家并未做出预测。地震传言与地震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真的基于某些迹象,似乎一时也难以核实清楚。不过,哪怕纯属巧合,也足以使辟谣变成一件尴尬的事情。

传言与事实之间纯属巧合,也容易使人产生心理上的证实感。当然,不能说这种心理上的投射有什么道理,但人心所向还是需要客观面对。传言巧合而中,辟谣就显得问题很没谱。辟谣以否定传言的真确性为己任,传言得到了实现,辟谣就变成了失败。

据一般的科学认识,地震即使还没有被宣布为不可预测,至少是被公认为世界难题,长期地质活动趋势可以判断,短期地震预报困难。我们确实极少看到预测成功的例证,1975年我国辽宁海城地震成功的临震预报几是孤例。

如果地震是现阶段无法预报的,那么专家也好,政府也好,面对某时某地是否会有地震的问题,都是面对着科学上的困难。因此,辟谣不仅很难说有把握,而且很难说是根据科学。传言是经常发生的,而有明显感觉的地震并不是经常发生。也许,辟谣不过是依据传言常有,而地震不常有的规律,但是这种心里无底的辟谣存在风险,即使我们不去设想真有人多少掌握一点地震预报的窍门,还有可能传言恰巧撞上了地震。

科学无法预报地震,也就是说地震预报上没有权威,地震专家可能是观测的专家,记录的专家,但不是预报的专家。当然,因为地震预报不可能,政府发布权威地震预报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们也基本上没有看到政府发布地震预报的情形。例如地震多发的日本,又何曾发布过地震预报呢?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既然如此,地震传言的辟谣是可能的吗?不能不客观地说,本质上是不可能的,地震专家不了解地震的规律,政府也不了解地震的脾气,怎么辟谣?拿地震专家作科学权威,告诉人们近日某地没有地震,不过是巧妙利用人们对专家的信任,让人相信一个没有根据的说法。而政府才能发布地震预报,只是一个规矩,并不表示政府真的会预报,一味强调政府才能发布,好像真有地震政府会预报的,实际上是将政府的政治信誉绑在一个根本不了解的自然现象上面。

或许,你可以说,这次专家还是说得对啊!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但是,如果你不能告诉人们近期是否可能发生地震,以及发生多大的地震,又怎么能说你对破坏性地震不会发生有把握呢?破坏性地震真的要发生,你不也同样毫无觉察?地震无法预报,这是令人无可奈何的事情。硬要辟谣,实在是没有科学支持,没有底气,只是赌一把而已。

地震传言常有,而社会不可以成天在惊恐中生活,所以如何让社会秩序安定下来是一个问题,这个无法得到科学支持的问题,令人头疼,但应对的方式,绝不是用专家没有预报、政府没有发布来让人安定,而是客观地告诉人们:预报地震是困难的,传言真确性值得怀疑,但政府会密切监测,并且有减灾预案。

也许我们是辟谣成性的,所以连科学和政府都没把握的事情也会去辟谣不止。好在地震不是老发生,好在还有很多事情没谱也还好装有谱,而且一般赌赢的机会还很大,但靠侥幸来辟谣,先失诚心,又怎能让人信服,辟谣都会变成糊弄,辟谣者还有何信誉可言?

(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00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