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7--从山西地区历史强地震看发震时间跨度
(2010-01-24 22:03:25)
标签:
强地震shanxi跨度chinahenan山西杂谈 |
从山西地区强地震发震历史看,强震发震的时间跨度
|
|
512年5月21日 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5310人死,2720人伤。 |
|
1038年1月9日 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32308人死亡,5600人受伤。 |
|
1303年9月17日 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约为数十万人遇难。 |
|
|
|
|
|
|
|
|
|
|
|
1626年6月28日 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震中区位于灵丘,多人死亡。 |
|
1683年11月22日 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
|
1695-05-18 111.5 36.0 8.0 10000s SHANXI, CHINA |
|
1814-11-03 110.0 34.9 ? many SHAANXI-SHANXI-HENAN BORD,
CHINA 1815-10-23 111.2 34.8 6.8 6.8 HENAN, CHINA |
|
1827-03-23 111.1 34.9 5.2 84 HENAN, CHINA | |
1891-04-17 111.9 37.1 5.8 31 SHANXI, CHINA | |
1.上表中,中文表述的强地震信息来源于: http://news.qq.com/zt/2010/sxycdz/
2.上表中,英文数据来源于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网站: 见本博6434贴;
3.今日山西省运城河津市5级地震,距上表中最后一次发震信息相隔约120年;
4.有史记载的这一地区内强震距相隔有约1500年,约发生强震20次,平均相隔75年。最长的一次526年,
5.从龙门山断裂带的大范围看,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间间隙一致为75年,
6.上述地震时间跨度只限于山西省地区大范围内,而无法确定每次地震的震中,也不知道分别属于
补充:
山西境内地震带概况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东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黄河逶迤东流,中间大同、忻定、灵丘、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贯其间。这里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的山西断陷带,也是强烈地震活动的区域。
山西境内的断陷带总体呈北北东走向的S形,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夹峙于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山隆起与太行山断块隆起之间,面积约35522平方公里。断陷带由两部分组成:山西断陷带南起侯马、北到河北怀来一带,有怀来、蔚县、大同、灵丘、忻定、太原、临汾等断陷盆地,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运城盆地,平陆、芮城所在的灵宝盆地,是渭河断陷带的东北部和东部。
据统计,近4000年中山西省内120余次大于或等于4.7级的地震中,约66%发生在断陷带;占全省面积77.23的隆起区仅发生中级地震40余次。
山西地震大事记
从远古至今,有史料记载的山西境内及边界附近发生过5级以上的较强烈地震一百二十余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1次,7—7.9级5次,6—6.9级14次,5—5.9级百余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境内发生过的较强地震记载为1991年,忻州地区5.1级地震,大同—阳高地区5.8级地震,1999年,大同—阳高地区5.6级地震,2002年,太原地区4.7级地震,2003年,临汾洪洞地区4.9级地震。
从史料看,临汾盆地地震活动强度最大,1303年洪洞赵城和1695年两次7—8级大地震均发生于该盆地。4次7—7.9级地震均发生于忻定—灵丘盆地。绵延不断的小震群多发生于太原盆地,其余分布于昔阳、和顺、灵丘、代县、天镇、运城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