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8点04分26
.1秒,我省罗甸县发生ML4.5级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在罗甸的边阳-板庚一带。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6度,地震波及(有感)范围大于7000平方公里。此次地震我们看到了什么?民众恐慌心里很快平息,很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社会稳定如初......这些现象,是我们所期盼的,是全省地震工作者的努力换来的,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地震工作者们所作的工作吧!
一、24小时震情值班,及时发布地震信息。地震发生时,贵州省地震局台网中心马上就监测到,值班工作人员迅速将信息通过震情简报的形式发给省委和省政府;第一时间通过贵州卫视以飞字形式,立即将震情向外公布,让民众及时了解震情;联系罗甸地震台站,了解情况;通过手机短信发给省地震局职工,职工全部及时到位,随时待命;并将信息及时在贵州地震信息网(www.gzsdzj.gov.cn)上公布。
二、"5.12"大地震以来,我局就开通了24小时值班电话(0851-5254530),及时给群众解答相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三、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的应急救援队火速赶赴地震现场,考察震情,给民众解答地震相关知识,稳定民心。
四、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公开地震信息和震情,让群众及时准确地了解震情动态,正确地对待此次地震。
五、科学预测。2008年11月,省地震局就全省未来地震发展趋势作了会商研究。将罗甸地区划分为危险区之一,预测可能发生4.0级左右的地震。罗甸县科技局地震监测台站,将这一情况报告了罗甸县委县政府。12月4日,罗甸县政府就该县防震减灾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和部署,这对减少12月26日地震的损失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六、罗甸县十分重视地震工作。罗甸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地震相关会议,成立应急救援队。罗甸地震台多次宣传地震常识,多次进行防震减灾演练等。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防震减灾意识。
......
通过此次地震,我们看到了贵州省的地震工作在不断地飞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地震工作对我省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的重要作用。贵州在前进,贵州地震工作也在前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