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
北川关内10万民众输在路上(一)
12月20日,北川新县城总体规划(详见《独家:北川新址确定
完全规划浮出水面》发表于:2008年12月1日 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6956208/blog/1228064737),在绵阳原则上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川省建设厅专家组的联合技术审查。
北川新县城落户安昌镇以东2公里,尘埃落定。
随着新年开工建设,北川新县城,将成为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
“整体异地重建县城”。
县城涅磐在即,但北川关内仍水深火热。
北川关内10多个乡,禹里是咽喉。
关内十余个乡镇,
5?12后不久道路就已四通八达.。路通禹里,关内全活,北川复苏。
5·12大地震,位于北川县城上游3?5公里、湔江河畔的唐家山被震垮半边山,湔江,在唐家山终结了她千百年的流淌,在此间横空出世的一座长约1公里、宽约800米的新山,生生吞没了省道302线。
这是一条连接北川关内十余个乡镇和松潘白杨乡、茂县但土门和干沟乡,共10多万人的生命生命通道。
唐家山堰塞湖,淹没了众多村庄和旋坪、禹里两个场镇,6月10日,在强忍了29天之后,10万离开家园的父老乡亲集聚的这滴世界最悲怆的眼泪,开始倾泻下游……
洪水虽泄,但道路中断,淹没区百姓悲惨依旧。
5·12前,借省道302线,禹里到北川县城23公里,仅半小时车程。但此道至今无法抢通。
8月13日,绵阳召开省道302线绕行线—擂(鼓镇)禹(里乡)公路抢通保通协调会。
北川县重建工作党工委管委会左代富在会上强调,“打通擂禹路是灾后重建运送物资的迫切需要,是北川恢复重建进程的显著标志……”
当地媒体对此次会议报道标题是:《8月30日前
打通擂禹路绕行线》。
但9·24一场惊天雷暴雨,业已通车的擂禹路全线95%路基被毁……(详见博文《雷霆水啸北川 部队被困苏保沟》发表于:2008年9月25日
2时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6956208/blog/1222282066)(《9?24罕见雷电闪击暴雨洗劫北川映象》发表于:2008年9月26日 2时37分
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6956208/blog/1222367842)
震后北川修路,原有A/B/C三个方案――
A方案里程最长但有基础,B方案可方便更多乡镇出行,C方案路程最短。擂鼓镇—禹里,这一关键段到底走哪一条路线?参与建设各方7月26日决定:仍然执行最初的A方案,即抢通擂鼓—苏保—禹里路线。并从26日起,已停工10天的抢通推进工作仍在原路线上全面恢复施工。
北川县交通局局长程波对绵阳媒体说,在多次现场踏勘后,解放军二炮部队、绵阳市交通局、绵阳市交通设计院、北川县重建工作党工委管委会、北川县交通局商讨认为,新提出的B方案(擂鼓—大坪山—曹山沟—漩坪—禹里)途经乡镇较多,但所经山体垂直高差太大,逾越困难,抢通工程量大、投资大、所需时间较长,B方案排除。C方案(擂鼓—任家坪—王家岩—唐家山—曹山沟—漩坪—禹里)路程最短,仅30公里,比A方案短20公里。但是,此方案计划路段须借道原北川老县城,部分路段需在县城背后的山体开挖,爆破出的石方会砸入老县城,为了更好地保存地震后北川老县城的原藐,以备建立地震博物馆之需,C方案排除。
9·24雷暴雨后,擂禹路理论上被再次抢通——因为此道至今仅能通行越野车,且必须是4轮驱动。
这一刚通车不久的省道302线绕道线,事实上不能成为北川关内十多个乡镇的生命线。因为擂禹路坡陡弯急,只有四驱越野车勉强能上,物资载重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更何况冬天,由于海拔高路面起凌打滑……所以禹里的物资和人员,仍然大多绕都汶路进出,即使是人(只能是人)从擂禹路进出,车费也很昂贵:每人80-100元不等。
因为没有捷径抵达北川关内,目前运送物资车辆,大多绕道400多公里,走都汶路至茂县到禹里,运输成本的增加,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建材在北川关内的价格已经是震前的两翻!
北川10多个乡镇民众,目前都靠“运价”高于“物价”的物资艰难地生活着,并且这种状况,很有可能与未来美好期望保持着相当距离……
目前,生活必需品和重建家园是北川关内十多万民众的燃眉之急!
由于建材价格暴涨,北川关内民众过度性住房根本无法修建。目前他们仅能搭建木架,用彩条布、木板或者石棉瓦把帐蓬包在里面……这样的所谓“双重保暖”,能抗住寒冬?
冬至那天,来自陈家坝、禹里、漩坪的QQ好友纷纷给勒克儿发来信息:今年很奇怪,才冬至,无论在哪里,手脚都冰浸,那个冷啊,简直无法形容……在帐蓬里面,说不定会冻死人的……
勒克儿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无比凶险的都汶路都修通了,北川关内修路就那么难?
决策失误?勒克儿不敢评判。
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因为道路瓶颈,北川灾后重建和长远发展,北川关内民众,已经输在了路上……
现在北川关内百姓回家的路线(如图):
http://s12.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90bfa47636b1796d6d5222215c7b09294f91c766eabc21dbff0187866f389b211961921ed654de03378948a9cee0b420ff6fcfb4960223df7f3cacda20dfbe31770844a42ae2ccac77eab3eae51d6523b2226b3c北川关内10万民众输在路上(ZT-1)" TITLE="2306--灾后重建 北川关内10万民众输在路上(ZT-1)" />
1、兰线;绵阳平政车站搭平武客车,在桂溪下车后打“摩的”或者越野车到漩坪桐子坝(全程100--150元.看“摩的”生意情况不等.),在唐家山堰塞湖边赶船到禹里后可到北川关内各乡镇。
2、搭乘四驱越野车走擂禹路,但路途险象环生……
3、走绵阳--成都-都汶路--茂县--北川关内各乡镇。
4、红线;从绵阳搭车到擂鼓冒险翻山到旋坪唐家山堰塞湖边,赶船到禹里后可到北川关内各乡镇(翻山越岭行路艰辛,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走)。
唐家山堰塞湖坐船免费。下午4点前到湖边指定点侯船,否则野营侯明日班船。
目前,1、2路线取道者众。为真切感受这两条路线,12月17-22日,勒克儿联络志愿者、心理学教授陈杰,从绵阳租车,完整走完这两条路。
本博客将以连载方式,披露陈杰拍摄的沿途路况和部分关内民众过冬生活情景。敬请垂注。
本期图片,主要是陈杰拍摄的陈家坝、邓家村民生活场景以及都坝到白坭乡路况。
背景资料:
老北川县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埋座标:北纬31 14~32 14,东经103
44~104
42。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距绵阳市中区70公里,距省会成都170公里。
目前北川机关暂驻安县安昌镇(已划给北川代管)
,辖4个镇(曲山、擂鼓、通口、安县永安)、16个乡(桂溪、香泉、贯岭、禹里、坝底、小坝、片口、白什、开坪、都坝、马槽、墩上、青片、漩坪、白坭、陈家坝)、1个民族乡(桃龙藏族)。
全县278个村,1381个村民小组,17个居民委员会和49个居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