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天文大潮

标签:
天文大潮杂谈 |
广州天文大潮景观引来无数“弄潮儿”(图)
中新网6月20日电
什么是天文大潮
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蒴、望如遇月近地点,其引起的潮汐振幅则更大。
天文大潮为什么是朔、望?
因为朔和望的时候,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会叠加,而上弦月和下弦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分别在和地球垂直的方向上,引力会抵消,因此朔和望的时候是大潮,而上弦月和下弦月的时候是小潮。3月4日的风暴潮应该是去年的。那天是农历十五,月相为望。 望的时候,太阳、地球、月球的排列顺序是:太阳——地球——月球。
我国古人是如何计算潮涨潮落的时间的
古人对于月球与潮汐的关系,理解不如现在这么清楚,但是潮汐的周期是观测得很精确的,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对月亮,海水自然有两次涨落。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决定的。
月球虽比太阳质量小,它的引潮力却比太阳高约2.17倍。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一、十五涨大潮”的原因。
地震专家:天文大潮诱发海南地震可能性很小
2008年06月02日18:28
海南地震局高级工程师符干在接受海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文潮汐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的条件。目前海南没有发生异常现象,天文大潮诱发海南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市民不需要担心,但居住在海边低洼处的群众应该注意潮水上涨。
据《南方日报》6月1日报道,广东天文学会专家分析,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期与时间,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今年6月初,有两个强天文潮汐值得有关方面注意。一是6月3日21时,这时月球距离地球最近;一是6月4日凌晨3时23分,太阳、月球和地球排列成一条直线(朔)。这两个强天文潮汐的时间间隔只有6个小时,将会形成叠加的强天文潮汐,就有可能对地球的气体潮(大气潮)、液体潮(海洋潮)和固体潮(地壳潮)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四川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后,还存在地壳板块错动,还有余震能量释放不彻底等因素的存在。因此,6月4日前后,这两个强天文潮汐相继出现,值得地震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关注。
南海网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海南省地震局的高级工程师符干,他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科学根据,天文潮汐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的条件。当某一区域处于比较高的地壳应力状态,积累至临界点时,天文潮汐可能会诱发地震发生。他同时表示,目前尚没有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某一区域的应力是否处于临界点。
符干说,天文大潮一年会发生很多次,不是说强天文潮汐就一定能引起地震发生。比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天文潮汐高潮期,但四川汶川地震就发生在低潮期。根据地下流体观测井、地震台网、地面形变等综合手段的实时观测,目前海南没有发生异常现象,天文大潮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市民不需要担心。他说,这两个天文潮汐发生时,居住在海边低洼处的群众应该注意潮水上涨。
汶川大地震与天文因素无关
新华社南京6月1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最近网上流传“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期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并提醒6月初两个强天文潮汐值得关注”。对此,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汶川地震与天文因素有关,公众千万不要被此类信息所误导。
天文学家介绍:当太阳、地球和月球排列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角距恰好等于90度,人们看到的月球恰好是“半边明月”,此时,即为月球的上弦或下弦时刻,上弦时刻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七前后,下弦时刻则在农历二十二前后。
网上流传的这条信息称:“汶川大地震日期恰好发生在上弦(农历四月初八)。这天,上弦时刻出现在中午11时47分。上弦这天,有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引潮力对地球施加影响,这种引潮力可能会对地球地壳某些板块产生特殊的或共振的作用。”信息还说,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大地震也总是出现在上、下弦时刻。
王思潮指出,月球的运动与地球上的江、海潮汐有关,特别是月球上、下弦前后或满月前后,江、海潮汐都比较强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农历四月初八,当天恰为月球上弦时刻,但这并不能得出两者有关联的结论。
王思潮介绍,以近20年世界上影响大的16次大地震为例,其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而发生在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却有8次之多;发生在其他时间的大地震也有3次,包括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日期是农历十二)。因此,无法说明大地震与月球上、下弦时刻有关。
王思潮说,地震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天体的运动会影响到地壳的运动,因此,网上流传的这一信息缺乏事实和科学作为依据。
天文专家:天文因素对地震预报帮助很小
有媒体刊登广东天文学会专家的研究分析称,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期与时间,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该说法立刻引起了上海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关注。对此,上海天文台相关专家表示不予评论。
根据,广东天文学会专家认为汶川大地震日期恰好发生在上弦。
该报道一出,沪上一些天文爱好者就在上海著名天文科普网站的天之文论坛上发帖热议。对于广东天文学会提出的天文与地震关系的说法,一名网友立即发帖表示缺乏科学根据。据该网友分析,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时候应该是望或朔的时候,当三者排列成一条直线,引力的叠加效应才最强。
对此,上海天文台的一位专家表示“不予评论”。不过,据该天文专家介绍,天文因素影响的是全球,就算确实存在触发性的影响,也无法具体预测到哪一个地区,因此对地震预报其实帮助极小。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