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多
梦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837
  • 关注人气:4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大地震第29天(463)--关于地震(6)

(2008-06-09 23:57:04)
标签:

大地震

地表

陆缘海

深部

菲律宾板块

汶川

杂谈

汶川地震的动力来源: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部受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俯冲、消减的影响,形成一系列与弧后扩张有关的陆缘海伸展和断陷盆地;西部和西南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影响,形成号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千km的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带和地震带。

  来自板块边界的作用力显然是中国大陆新生代和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

  数字链接:

  2001年全球8级强烈地震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阶段,共发生了6次8级以上地震,分别是:2001年萨尔瓦多8.0级地震;中国昆仑山口8.1级,2003年日本北海道8.0级地震,2004年苏门答腊9.1级,2005年苏门答腊8.5级,2008年汶川地震。
  1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8.5级以上地震7次,分别发生在1920、1933、1950、1960、1964、2004、2005年,2004年苏门答腊9.1级特大地震打破了全球8.5级以上地震长达40年的异常平静,表明全球地震可能已进入新的位置。

 

http://scitech.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5/29/F200805290911348792249343.jpg

亚洲新构造运动图

  “地震”是什么?--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能量在交换

  地表景象与地球内部的关系:人类在地表所见到的众多景观和现象,如高山、峻谷、河流、湖泊、海洋和那壮观的海陆变迁,各种地质现象和地球物理场表征。这一系列异常现象展布和其形成与运动的轨迹告诫人们;它们持续的时间很长很长,规模又如此之大,这不可能是由地表或近地表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和其物理-力学-化学作用的深层过程与动力学响应的产物。

 

人类从未停止对地下的探索

·超深科学钻直接取得深部岩石样品―12km
·电、磁、重力探测间接获得深部物性参数
·地震波探测间接了解地壳、地幔甚至地核的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