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知道有一部电视剧叫《道德底线》,大概看了剧情分集介绍和其中几集。
后来又看了网上关于此片的评论,和网友的看法。
觉得十分可笑。
我有话要说。
先简单述说一下剧情。
剧中女主角陈秀和男主角赵学鹏当天在同学中举行婚宴,婚宴上两人都大醉而归。女主角陈秀因为喝醉酒错进了另一男主角王骏涛的房间,恰好王峻涛因为工作被人灌了壮阳酒,二人糊里糊涂春宵一梦,王替赵实行了初夜,而此初夜据赵学鹏讲,是他珍藏了三年的宝贝。此后,两家人就因为这件所谓的“误会”纠缠下去,直至两败俱伤。
剧情大概如此。后面如何发生,其实已经不重要。
在此,根据剧中人表现,赵学鹏和“情敌”王峻涛的老婆叶佳佳是同一类人,都属于感性类。
所谓的两个被误会的受害人王峻涛和陈秀,都属于理智型。
接着,我们展开讨论,先说说剧情表面讲给我们的东西。
看起来,赵学鹏和叶佳佳都不可理喻,两人疯子一般大肆喧闹,而理智的王峻涛和陈秀二人为了顾全大局,一再阻止,却仍热无法抵挡故事一直发展下去,使一件“误会”最终不可调和,两败俱伤。
这是片子表面给我们看到的东西,也是很多网友所看到的东西。
在此,我再具体总结一下片子给我们呈现的纠葛。
赵学鹏——自认为十分爱陈秀,而自己的新婚妻子被人莫名其妙的结束了初夜,觉得应该为她讨回公道,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纠缠王俊涛一家。
叶佳佳——自认为丈夫被别人因为一时的误会而欺辱,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奋起搏击。
陈秀——虽然痛苦,也属于事件最初的受害人,自认为应该顾全大局,把这件事偃旗息鼓,对大家都好,因此,一再地阻止赵学鹏去纠缠王峻涛。
王峻涛——这个自认为占了便宜,却无法说清的人,一直用理智克制自己,去安慰陈秀和叶佳佳,想平息这件事,但最终没办到,老天爷给他编剧的命运比他强。
大概,片子告诉给我们,或者看起来想告诉给我们的,就是这个了。
在此,我想说说很多网友说这个片子很垃圾,编剧是白痴。但我认为,如果排除了那个血型说,此片能引起网络大讨论,它就已经成功了,至于这件事是否能成立,在生活中的可能性有多少,我觉得这跟那些网友说很多历史片子,应该尊重历史的话一样可笑。谁说这些事情就不存在,这个剧情,我在小时候就已经在故事会上看到过了,它确确实实存在过。再说,今天不存在,不等于明天不可能发生,老天爷的编剧功力,永远在我们人类之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一定要较劲,那很多电视剧电影都可以不用播放了,很多艺术品都可以不用拿出来展示了,很多小说也可以不用发表了,因为不是有句牛逼的话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什么叫高于生活,就是说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再创造。既然是创造,当然有让你惊奇的地方,此片有让你觉得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吗?只能说,在你那里不可能发生吧。
好了,对于这个暂且谈到这里,让我们转回剧情。
看了网友的讨论,我觉得大家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多人说剧中人不够理智,脑子不清醒,编剧是白痴,等等等等,但我觉得,这些网友跟他们看到的眼中的剧中人没有区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到底为何会变成这样。大家自以为旁观者清,但其实如果你真的把自己代入剧情,你就应该知道他们为何如此,为何面对同一件事情有如此大的不同的反应,竟然为了一个误会造成这种悲惨的结局,其实你们并不比他们清醒。这种事情,在我们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首先,我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理智的态度说明剧中每个人的错处,当然是个人看法。
陈秀——自己大喜之日,如果新郎喝醉,新娘就不应该喝醉,因为最终必须有一个人清醒,才能保证新婚之夜能够不虚度;再者,喝醉酒竟然跑错房间,还跟人在床上出事;出事后,应该知道避嫌,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跟王峻涛心心相惜,“心灵感应”,并且不顾赵学鹏的歇斯底里地劝阻……之后的事情,不用说了。
王峻涛——已经占了“便宜”,却死不承认,用理智当挡箭牌;之后,虽然说不爱,但却一再借女儿之名跟陈秀接触,不知道避嫌;再之后……不用说了,木已成舟。
赵学鹏——自私,确实是的,有大男子主义。他口中一再地为陈秀讨回公道,一再的胡闹,其实只是因为一腔怨恨无处发泄的原因。
叶佳佳——盲目。她其实很盲目。女人多少都有虚荣心,有自私心,有盲目的爱。老公做了这种事情,她心里肯定跟明镜似的,却一再大闹学校,致使陈秀的事情传扬出去,两家人都覆水难收。
四人大概评价已毕,接着,我综合,系统地想说说。
不想谈什么道德底线,试问如今社会,还存在道德底线吗?道德底线从来就没存在过,连道德一词都是我们人类杜撰出来的。
此片乍看起来,好像是一件误会的事件,两个误会的人,再被周围的人一再推波助澜的误会,最终导致悲剧,陈秀和王峻涛仿佛是受害人,赵学鹏和叶佳佳仿佛是刽子手,其实不然。
我们应该都喝过酒,喝过酒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喝醉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尤其是有相爱的人的时候。没错,是自己最爱的人,无论分手也好,在一起也好,喝醉酒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个。试问,酒精不是鸦片,哪怕酒精里掺合了滋补壮阳的东西,只要这个人最爱的是妻子,王峻涛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叶佳佳。如果二人的感情如此牢固,就不应该稍受刺激,就一触即溃。说到底,在这次“误会”中,王峻涛和叶佳佳的感情,没有经受住考验。如果换一个人,或者说不漂亮的女人,王峻涛就真的一样会做吗?恐怕不一定吧,他为什么会把客户安排的女人推开?恐怕只有王峻涛自己清楚了。什么叫滋阴补阳,什么叫壮阳,哪怕是印度神油也好,这种外在的单纯的物质东西,都无法抗拒,更何况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呢?在我看来,王峻涛一直没出轨,就是因为还没有看到陈秀这种类似的女人,没有出现过这种送上门的极品诱惑,没有这种冠冕堂皇的机会,所以他一直“理直气壮”给自己找借口,总是一副理智的大义凛然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看到他,总觉得哪里不舒服,没错,就是虚伪。叶佳佳为什么闹?她就真的那么相信丈夫?女人的第六感不容忽视。赵学鹏为什么总是一肚子火?没错,他也明白。叶佳佳跟王峻涛有了十几年的夫妻,老公的一举一动绝对瞒不住她,她很清楚王峻涛没有经受住考验,但是她又不想承认,再说,这种事情根本找不到证据,剧中一直没有给我们清晰地回放那晚的具体细节,所以我们无法推断。只要当事人不承认,外人永远没法给这种仿佛是“误会”的事情定型。所以,她也是有火无处发。那么,给谁发?当然是所谓的第三者。这就是她为什么一直闹的原因。
再说陈秀和赵学鹏。陈秀在新婚当天喝醉酒,已经是不可理喻。我们一般会看到新郎官被灌醉,还很少看到同时两个人被灌醉吧?灌醉酒无可非议,但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喝醉酒的女人,在迷迷糊糊中看到有陌生人趴在自己身上会立即大吃一惊推开的场面,为什么陈秀没有?她就真的醉成这样?还是那句话,曾经喝醉过的人最有体验。何谓半推半就?如果王峻涛换成丑男,换成收破烂的,换成臭味熏天的乞丐,那又当如何?我老婆曾经说过,如果一件事现在发生,那么它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过去也好,将来也好。没错,我说的就是这个。假设王峻涛和陈秀不是新婚之夜发生的关系,陈秀也不是第一次,那么,在之后的某一天,他们依然喝醉,他们也是阴差阳错,是否会发生这种事?显而易见,一样会发生,因为除了时间不同,条件,环境,人物和性格,都没有变化。那么,这两段经不起考验的爱情,迟早要经受这样的考验,也就是说,迟早完蛋。赵学鹏呢?他为什么一直闹?跟叶佳佳的情况不同,但异曲同工。他当然知道陈秀根本不喜欢王峻涛,但为何一再冤枉她?他当然知道上告王峻涛,不能解决,也无法弥补遗憾,但为何还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真的连这点理智都没有?他不是不爱陈秀,他爱。但爱情没有经受住考验的时候,他要如何选择?珍藏了三年的初夜呀!就算他不理智,就算他不够宽容,但宽容了,这段感情就真的能掩耳盗铃继续下去吗?就能真的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放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如何去做?就真的如神般不计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什么王峻涛和陈秀可以?因为他们是受害者,同时也是通奸者,他们问心有愧。可能很多人对我说通奸者无法容忍,也无法理解。没错,就是通奸者。试问,什么叫受害者?他们两个一男一女,没有强迫,没有威逼,没有刀子架在脖子上,只是喝了酒,做了这种事,就是受害者?酒吧里,一夜情,哪个不是靠酒精刺激达成?他们呢?他们是否也该被宽容,被看淡。如果他们被视为正常的“人际交往”,那陈秀和王峻涛为何成了受害者?其实,他们不止是受害者,也是享受者。之后的悲剧,是他们应受的惩罚,或者说顺其自然的后果。一开始那个警察说得对,“人家是新婚,不可能就这样完了”。他们两一再的息事宁人,其实正好是逆天而行,是对顺理成章的后果的一种阻挠,是对人性的抑制,所以才会使事情演变。
很多人只批评赵学鹏变态,疯狂,说男人为何如此自私。
没错,他是做的不够成熟,后面的表现几近于疯狂。
但试想一下,这种荒唐的事情如果摊在我们身上,你是否能比赵更加理智和成熟?
不然吧。
再说,剧中叶佳佳就是女人,她也并没有表现地比赵更加理智一些,更何况还是在丈夫“占了便宜”的情况下。
所以说,此片并没有告诉我们,女人和男人谁错了,而是把大家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解剖给你看。
接着,我想用俗的方法去分析一下,事情为演变,为何无法做到理智。
很多人都置身事外,站着说话不腰疼,在痛骂叶佳佳和赵学鹏,同情王峻涛和陈秀。
其实,这两人的理智,是违反人性的。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看清楚人的本性。
用俗的话来说,赵学鹏为什么闹?很简单,因为老婆的身体被别人占有,你再多的理由也没用,再有理智也没有,我就是憋屈。
叶佳佳为什么闹?因为老公跟别的女人做了,或者说别的女人用了老公的身体,她再值得同情也没用,再可爱可怜也没用,什么狗屁理智也没用,她无处发泄。
就上面两个原因还不够吗?
作为人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什么叫爱情是自私的?难道网友就不理解?
上面这两个人受的教育,懂得道理并不比我们少,但他们依然闹,原因就这么简单,用什么理智分析,都是瞎扯淡,都是借口,都是对庸俗的修饰。
这场仗,就是一场理性和感性的对抗。
但一般人都会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批判,谁理性就被赞扬,谁感性冲动就被批判。但试问这种事,是需要理智去分析的吗?我们如果是剧中人,还能做到这样理智吗?我们只是分析而已。不设身处地,不以身试法,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感受。还是那句话,理性在这里没有任何立足之处。
让我的分析更深入一点。
王峻涛和陈秀一夜之后,就真的没有感情?
在我看来,不。
命运安排他们有这一出,而之后,他们其实找到了更加适合结婚的对象。
王峻涛表面善良,成熟,顾全大局,又长得帅。
陈秀温柔,善良,柔弱,顾全大局,也长得漂亮。
一个需要保护,一个擅长保护。
是不是很配?
他们在之后的接触中,肯定都发现了对方的优点。尤其是在两人的爱人,在这场“战斗”中表现更差的情况,逆反心理使他们更加的去比较,去分析,反而觉得对方才是更适合的人。但能在一起吗?这种情况,打死也不能在一起。不管他们是无意也好,没感觉到也好,但至少观众肯定感觉到了。是不是觉得他们在一起更合适?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无法做到问心无愧。试想一下,任何一个正常的女人,在新婚之夜被别的男人侮辱,她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恨!没错,恨这个男人,因为是他破坏了自己的幸福,无论他喝醉与否,有关系吗?可是,我们从头到尾,没有听见一句,陈秀恨王峻涛的话,反而是维护他的话更多。如果说,这只是不想声张,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赵学鹏和叶佳佳不止一次的指出,王和陈为何总在维护对方,总在替对方辩护,总在息事宁人,这也太齐头并进了吧?他们为何一直就没想到避嫌?哪怕为爱的人也不行?理智就真的这么重要?没错,他们已经在心里不知不觉中种下了爱的萌芽,无论那次初夜有没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结果都一样。爱情,在此时都已经成了幌子。
是的。在那次事件后,这两对的爱情就已经灰飞烟灭,所有基于爱情,打着爱情的旗号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与爱情无关——
陈秀那么痛苦,赵学鹏依然上诉,他就真的认为把王峻涛送进监狱,这件事情就过去了?告倒了王峻涛,陈秀和王的那段“故事”不就所有人都知道了,陈秀当如何面世?他不是白痴,当然不可能过去。哪怕不告王峻涛,或者说告赢了,结果都一样,因为他憋屈。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误会,既然如此冠冕堂皇,他的火要向谁发?向谁发都无法做到理直气壮。所以,他只是在徒劳地发泄而已。
再说陈秀。她自己喝醉,自己上了人家的床,作出这种事,就应该已经问心有愧了。在此之后,她就应该想办法让赵学鹏感受到自己的爱,想办法打消掉赵学鹏心中仇恨的种子。赵学鹏无处发泄,那她就应该想办法让赵学鹏发泄,但其实,从头到尾,她除了说说而已,什么都没做。尽管她说,你有什么火,不要伤害别人,向我发。但赵爱她,怎么可能对她发?根本就方法不对。她一直没有真正努力让赵发泄过,反而一直在阻止。难道这就是她的爱?也许让赵学鹏告,是害了他,那让他无处发泄,痛苦一生,就不是害了?从王峻涛出现后,她根本就没想过办法,让赵学鹏发泄。或者换一种说法,她根本就不懂赵,或者说赵在她的心目中还没有自己想象的重。她甚至还在王和赵两军对垒的时候,不断地替王说话,让赵内心之火更加找到了源头,如果那么爱赵,就算骂两句王,跟他老死不相往来,又有何难?看来,大学几年的爱情,也不过如此,犹如一张白纸,薄如蝉翼,就在这场所谓的“误会”中烟消云散。在这里,我记得有网友说,此片中陈秀一角是完美的女性。好,姑且当她完美,但我们要找的不是爱自己的人吗?她再完美,如果不是那么义无反顾,不是一百分,跟不爱和零有何区别?如果不爱我们,再完美,找来何用?还不是添堵。
叶佳佳呢?如果了解丈夫,心疼丈夫,爱丈夫,她就不会把这件事搞的满城风雨。毕竟,破坏了陈秀的名誉,也破坏了王峻涛的名誉,可她一意孤行,在此,是否考虑到王峻涛的感受?她考虑到了,深更半夜,在阳台上把丈夫拥入怀中,就已经看得出来,但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爱情何在?其实,她一直就没信任过王峻涛,看起来她一直在对付陈秀,其实还是针对王。
那么,王峻涛呢?他明知这件事对老婆伤害很大,但他依然一再地维护陈秀,为了老婆,说两句好话,就真的这么难?这种时候,是去表现理智的时候吗?他的理智并没见到收到什么好的效果。他如果还爱着老婆,就应该以老婆的利益为出发点,既然不想伤害陈秀,又不想伤害老婆,就应该想办法去除老婆心中的疑惑和猜忌,可他一直在辩解自己多么伟大,酒精多么刺激,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就算叶佳佳和陈秀对峙,你帮老婆说两句陈秀又怎么了?哪怕不骂陈秀,只是表明自己心迹,自私一点,在老婆面前告诉她,陈秀是很普通的女人,她根本不能和老婆相提并论,又怎么了?这个时候,就那么需要伟大的人格?哪怕妻离子散,众叛亲离?
还是那句话,木已成舟,木已成舟啊。
无论你有多大的理由,都无法把他们心目中的舟再变回木,人生是无法重来的,这就是原因。
说实话,我顶瞧不起陈秀和王峻涛,纯粹是个人原因。我不喜欢虚伪的人。
此二人顾全大局,善良的品质我赞同。但我更相信人性。
谁说善良的好人就不可能犯错?他们犯错,就更值得同情和通融,甚至理直气壮?
其实,所有的问题,就出在他们太有“道德”,太有良知。
试想一下,如果这种事发生在现如今的80后,90后身上,它还算是事吗?
可发生在他们身上,就搞得四分五裂。
要我说,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交战,而这件事根本就不能用理性去处理,尤其是爱情,只要涉及到理性,那后果必然悲惨。因为爱情本质,就是感性的。
谁见过,两个十分理性的人,站在大街上,相距一米远,绅士风度,你一言我一语的谈恋爱?他们设定好恋爱日程表,严格执行,什么时候牵手,什么时候接吻,什么时候上床,什么时候结婚,这还是恋爱吗?
我们更常见到的,是两个相爱的人胡说八道废话,两个相爱的人互相追逐嬉戏,两个相爱的人半夜起身互发短信,两个相爱的人为了恋爱耽误工作,两个相爱的人迫不及待,一时冲动去结婚。
在这里,还要谈理性吗?
个人认为,如果老天爷就固执的要开这个玩笑,他们两人真的如他们所言是场误会,就该这么做:
陈秀和王峻涛从此再不见面,见面就是纠缠,就必然产生更大的误会,那为了顾全大局,就不要见了。对于两个陌生人来说,咫尺的人更加重要,不见很难吗?
然后呢,在后半生中,用更多的爱,去对待对方,把这场“误会”的芽苗逐渐从爱人的内心拔掉,而不是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生根发芽。
那么,他们还是有可能完美结局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结局:两对至少一对分手,放手去找合适的另一半,此事必然不了了之。
杀人不过头点地,拆婚不过离婚证。
说到这里,我就放肆地再问一句。
叶佳佳和赵学鹏就真的不理智吗?当然不是,他们是太想活个明白,而陈秀和王峻涛是太想活个糊涂。
但生活,难得糊涂啊,越想活明白,就越会失去更多。
最后,我想说说自己的总结和推测。
在这场“事件”中,陈秀喝醉进入王峻涛房中,她其实本性就犹豫不决,和王有相通之处,王骏涛正好受印度神油的刺激,两人迷迷糊糊,半推半就,一拍即合。之后,两人清醒,才发现自己做了错事,不该那么冲动,但二人肯定在内心深处,不断否定这种一夜产生的暧昧情愫,在内心暗示自己最爱身边的老公和老婆(暗示很厉害的)。谁知,冥冥中自有天意,两人又遇到了。在他们的接触中,陈秀发现王比赵更加有风度,有包容心,成熟,有魅力。而王发现,陈秀比叶佳佳更加年轻,更加温柔,更加漂亮,更加善解人意,于是二人打着“误会”的旗号,冠冕堂皇地一来二去交往起来,他们知道,自己肯定无法冲破这道家庭的防线,但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感情,所以才会无意中总怕爱人刺激到对方,一再辩护。而赵学鹏呢,珍藏三年的初夜,被王峻涛打着“误会”的旗号正大光明地拿走了,而自己却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所以他只有发泄,老婆不行,那只好向王峻涛发泄,这时候已经不是爱情的问题,是一个面子和尊严的问题。而叶佳佳呢?她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优柔寡断,平时金玉其外,但关键时刻,是否能经受住考验,她其实并没有把握,而老公也跟别的女人上了床,她怎能忍受,哪怕有无数的理由说明是误会,上床这一个理由,就足以无敌。但这件事,根本没有证据,那要如何?只能向陈秀发泄。于是,这场由于“误会”的战争,就会无休止的蔓延下去。
这跟爱情无关,跟理智无关,却跟人性有关。
最后想说的是,从一开始,就觉得这片子哪里总怪怪的,慢慢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对白是琼瑶剧的淡化版,也就是说,只是比琼瑶剧的肉麻程度更浅了一点点而已,怪不得总觉得他们说话,不像是正常人说的,里面的表演,充满了港台味。而男主角赵学鹏,不像是演电视剧,更像是在演话剧。
但不可否认,这里面的演员,表演还不错。
至于男主角经常会谈的那首曲子,很好听是吧?
没错,是张学友的《李香兰》,而男主角从某个方向看,也很像张学友。
李香兰是日本人,出生在辽宁,当年正好是日本侵略中国。她成长在日本和中国的夹缝中十分苦难,据说,还一度曾被认为是汉奸,走狗,卖国贼。是不是很契合本片呢?
好了,还有很多分析和很多想法没有说出来,没有总结好,但言尽于此,说多少是多少吧。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结束此文:
男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女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