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雅安雅鱼雅女雅雨女娲 |
分类: 中国 |
美哉四川回忆录五
2006年9月28日
从康定到泸定50多公里路整个儿是一路下坡,从海拔1900一直降到1700。藏区风光渐行渐远,汉味越来越浓,川藏线两侧也变得越发的群峰叠翠。
约1小时后来到泸定县城。我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亲眼看看当年红军18勇士横渡的铁索桥。看完了铁索桥,因为要等开往雅安的车子,我漫无目的在城中闲逛。泸定县城很整齐,这里几乎就看不到藏民了。
12;30 上了开往雅安的车子。钻过了海拔4000多米的二郎山隧道后,不知何时车子开始沿清衣江行驶,车过天荃,山逐渐变矮,但很清翠。
傍晚16时车到雅安,一场蓄谋已久的腐败即将拉开帷幕。估计没有第二个人像我这般耍弄雅安:啥也不想去看,啥也不想去拍,一门心思冲着美食,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饕餮。
雅安以“三雅文化”著称。哪三雅呢?雅鱼(一种生长在雅安周公河里,不可人工饲养的野生鱼)、雅雨(雅安每年70%时间都在下雨)和雅女(以美丽善良温柔而闻名)。
我到雅安第二天就领略了雅雨,雨不大也不急,却十分友好,迟迟不愿离你而去。
为了能吃到真正的雅鱼,从昨晚起我就一直没让自己的舌头和嗓子闲着,最后彻底弄清了该去何处。
上午10;30 分,我乘公交车来到了位于郊区的干老四雅鱼饭庄。这里由于曾接待过央视那帮子吃白饭的,所以从此就有了名份。
近前发现店面不是很大,只有一层,装潢也不算很好,墙上挂满了表明身份和夸耀张扬的各种许可和奖状,服务员也还算得上训练有素。
在一位导吃小姐的讲解和引领下,我在厨房的冷柜(其实并没未制冷,这里标榜的是“雅鱼养在冰箱里”其实是蒙人的)里挑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雅鱼,一称7两,吩咐厨房以山泉水清炖之。
一瞬间,84(120/斤)大元就落入了干老四(老板)的腰包。
据饭店墙上的文字记载:雅安周公河常年水温在7-12摄氏度,水流遄急,河底有一种特殊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岩浆,雅鱼即以此为食。据说,一条一尺长的雅鱼需生长5-6年,至今尚无人工饲养成功的纪录。雅鱼体形似鲤,鳞细如鳟,口感爽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久吃不腻,乃历代帝王贡品。
雅鱼的最大特点是其头部天堂藏有一把宝剑,相传这把宝剑是当年女娲补天时不慎掉入水中幻化而成,因此这把宝剑也成为辨别雅鱼真伪的最大标志。雅鱼以天然石浆为主食,石浆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不一时,刚才还摇头甩尾的鱼儿便化作了盘中之物。
吃雅鱼有一个仪式,即服务员须当着食客的面先将雅鱼头颅打开,取出其酷似宝剑状的颅骨,待客人验明正身后,取一精美红色小盒将头骨放将进去赠与客人收藏。
一方面,据说只有真正的雅鱼才有这种宝剑状的颅骨;另一方面,据说携带雅鱼颅骨不仅可以避邪,还能助人升官发财。
雅鱼果然名不虚传,其肉鲜嫩滑腻,细刺很少,雅得很。那汤更是鲜得让人舍不得浪费哪怕是一滴半滴!
回到雅安市区,感觉浑身力气没泄完,我又漫无目的的闲逛了一气。
雅安位于清衣江两岸山谷间,江上有数座桥,总体感觉是既旧且乱。但雅安市用来招徕游客的口号却颇容易让人想入非非:
生态雨城,浪漫雅安。
生态城市的确不虚。至于浪漫嘛,凭啥子呢?
晚饭,我在当地有名的“水井巷跶跶面”馆儿花吃了一碗牛肉面。这面是硬摔出来的,滑腻筋道,麦香味十足。
夜幕降临,雅雨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