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阳凭一楼扬名天下,长沙靠一具“女尸”吸引天下目光,谁更厉害

(2018-04-21 08:40:08)
标签:

湖南长沙

马王堆

女尸

辛追夫人

博物馆

分类: 中国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7953d7b38f9695

在赤壁和长沙之间,有一座千古名楼——岳阳楼。正所谓女靠美貌男靠腰包,楼要出名必须要借助名人炒作,岳阳楼的出名很值得现如今一些欲借旅游拉动GDP的地方政府借鉴。

岳阳楼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知名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中唐时期因诗仙李白赋诗,改名“岳阳楼”。北宋时,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守,勤政亲民之余,这位颇有些闲情雅趣的才子集资重修岳阳楼,并写下了“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广告语。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84217893dc72b8

这还只是小手笔。之后滕子京委托他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并手书一封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何许人也?他最风光的时候官至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风火火推行改革震惊朝野上下,天下谁人不知范君?换作平时,也许小范不会为这么个无名小楼动笔,但是恰好当时他也落魄了,改革触动了太多权贵的利益,范仲淹被贬到了河南邓州戍边。

同为天涯沦落人,滕子京的求记信便很容易地打动了范仲淹。范仲淹将心中万千感慨洋洋洒洒地化作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此文一出,岳阳楼的名气如日中天,引天下英雄竞折腰。

综上所述,岳阳楼背后的推手至少包括:大将军鲁肃、诗仙李白和文武全才范仲淹。

真是——名人济济。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84041a05217e6c

手捧香喷喷热乎乎的烤番薯,反复诵读其千古传诵的经典广告词《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弃了岳阳楼,岳阳遂成鸡肋。于是我们出岳阳,径奔长沙。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85264f52a0cf5e

在长沙,村妇终于见到了在网上认识10余年的一网友W,W带领我们晃晃悠悠地参观了天心阁。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802698c2ccfeff

然后,又带我们领略了美妙无比的长沙小吃。在此严重推荐火宫殿的臭豆腐,重点强劲推荐向群锅饺店的锅贴。

向群锅贴皮薄而脆,馅足而嫩,香而不腻,入口生津,吃一口神清气爽,吃一盘终生难忘,哦偶地神哪,救救我们吧。

次日下午,我俩直奔湖南省博物馆。奈何到达之时免费门票早已发放完毕,而且距离闭馆时间很近,已经不再发票放人。

皇帝急中生智拿出我们当晚离开长沙的火车票请求通融,工作人员欣然放行。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8528c983e9d73d

去长沙必须去省博,去省博一定要看美女辛追。

1972年,马王堆被考古学家发现,出土无数青铜器、陶瓷、书画,以及美容化妆工具,辛追夫人也以千年不坏之身出现在世人面前。据说当时美国人刚登月成功,听闻此消息后就异想天开地准备拿一块月球岩石换一小缕辛追夫人的头发。我们亲爱的周总理说,中国要不了多少年就能登月了,但美国要等两千年的历史也许还见不到辛追呢(原话不详,大意如此)。

辛追夫人被挖出来时已经死了2100多年,但是“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乃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辛追夫人是当时长沙王利苍的妻子,A型血,美女,身患胆结石、冠心病等多种顽疾,死因是贪食太多甜瓜消化不良引起胆绞痛继而诱发冠心病。一言以蔽之:辛追是痛死的。

上述种种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都会提到,通过google也能查到有关“辛追”的资料,但还是不能满足十分八卦的村妇。键入“辛追情史”,终于找到这么一断话:

(马王堆一号墓辛追,二号墓辛追老公利苍)三号墓主是“第三者”。专家分析说,汉初时人们对男女关系的看法远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封建,也不一定要求女性“从一而终”。根据史料,利苍去世时辛追还只有25岁,她完全有可能再婚,而三号墓主也就有可能是辛追的第二任丈夫。已有专家建议,对三号墓主和辛追进行DNA测试,以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

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重要人物的死跟“情”扯上关系,这死便会显得荡气回肠瑰丽无比,便会格外的吸人眼球引人遐想。生活艰辛兴趣寥寥,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是多么的需要诸如此类的故事来点缀生活啊。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0341585526e51593d0d

各个年龄段的辛追复原图,据说相似度超过90%

顺便提一句,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大大进步了,不仅红色旅游景点全部免费开放,各地的博物馆也都一一仿效,不再收费。

还有,外地游客只要持有可有效证明其当日将离开博物馆所在地的车票机票,就能获得额外优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