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州里,藏着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

标签:
福州三坊七巷古戏台林则徐沈葆桢 |
分类: 中国 |
http://p3.pstatp.com/large/31c10004ad702532424d
我们喜欢福州,大抵是跟生活在这座有福之州的朋友们休戚相关的。
闽都榕城,古树婆娑,华盖如云,三山两塔一水湾流。乌山和于山东西相望,后靠乃屏山,三山鼎足而立,构成合围之势做了福州的靠山,闽江之水自武夷山脉缓缓流淌,穿城而过,带活了整座城市的风水,更有乌山乌塔、于山白塔两相遥望彼此呼应,扶正祛邪,生活在其中,每个人的心都是安耽而笃定的吧。
http://p9.pstatp.com/large/31c700028d52e2e25c54
所以,我们交好的福州人,相处起来极舒服,平时各自安好互不干涉,闲来最多朋友圈点个赞、某条动态下面回应一下,回应的文字也往往妙不可言,天生闪烁着幽默而犀利的光芒,直击本质,却又保持让你舒服的尺寸感,等到终于有机会见面,却又是无比热情,一定要拉着你去河边的小咖啡馆坐坐、去隐蔽的有调性的餐厅吃顿饭、甚至还要带你挨家吃遍各种小吃。
吃,在福州人心里似乎是顶顶重要的。
其实,这也反应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只有安逸的城市才能催生真正的饮食文化,类似的比如成都,比如杭州,像深圳这种节奏太快的所在,就不太容易拥有这种氛围。
http://p1.pstatp.com/large/31c20004a9bf0927154b
但是,显然,福州的妙处又还有很多,最重要的一定是三坊七巷。
促成我们与三坊七巷产生亲密关系的是福州一位老民俗学家,而认识他是在朋友组织的聚会上。看风景,带上眼睛和心灵就足够;看建筑尤其是拥有深厚历史的老建筑,一定要有人讲解,最起码得拿上一本书先读一遍。
没有了解,再漂亮的建筑也不过是一堆石头罢了。
http://p1.pstatp.com/large/31c700028ce24115c0b0
以前,三坊七巷的房子墙壁全是黛色的,为的是不刺眼。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位于福州中轴线南街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北邻杨桥路,她是现如今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
古街以南后街为轴,向西三个片区称“坊”,向东七条通道称“巷”,自北向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已变成杨桥路)、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
http://p9.pstatp.com/large/2ee30004d67a1b761694
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因而被建筑界誉为:
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http://p1.pstatp.com/large/31b90004a9d097f1cbd4
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墙头马上》,想起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那些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想起裴少俊与李清君,想起张生与崔莺莺。
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http://p3.pstatp.com/large/31c60004a71eb35c75fc
三坊七巷形成于晋、唐时期,一开始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片土地上曾涌现出大批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林旭、林纾、沈葆桢等,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
http://p3.pstatp.com/large/2ee30004d66e0fb35bfa
跟着那位老先生,听他讲述建筑背后的故事,我心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对待老建筑究竟什么样的态度才叫端正呢?
http://p1.pstatp.com/large/31c20004a9c3f2189c93
任由雨打风吹去?有人会说,哎呀,那太可惜了,那里头有很多文化很多历史很多回忆的。可是,命有尽时,地球空间也是有限的,无论从时空哪个角度来看,太过留恋过去所有的老东西的态度是不太科学的。
推到重修?有这闲钱搞搞民生搞搞医保搞搞教育搞搞养老,可能都还更好些吧。
修旧如旧?木头早已不是那块木头,墙也早已不是那堵墙,修来修去究其本质而言不过是意淫是为经济唱戏搭个台罢了,而这种事情很多时候跟我们寻常老百姓其实也是没有太多关系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1c10004ad737ae72815
有意思的是戏台上的这幅画。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古时富家小姐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婚姻大事全凭媒妁一张嘴父母一点头,要想自由谈场恋爱,那真是纯粹想多了。
但画中这位却是火辣辣的青春火辣辣地情,她居然勇敢地隔墙抛水果给意中人以表心意。
学学这位吧,看中哪个虽然用不着直接推到,但是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哇!
http://p1.pstatp.com/large/31c20004a9d3608bc793
http://p1.pstatp.com/large/31c700028cd71523c0dc
二梅书屋是清代凤池书院(福州一中前身)山长林星章的旧居,因这两棵梅花而有书斋名“二梅书屋”,因这书斋太过出名,一屋之名成了这座大宅院的代名词。如同三坊七巷其他大户人家一样,二梅书屋也是“一屋跨两巷”,前门开在郎官巷,后门开在塔巷。
http://p1.pstatp.com/large/31c700028cda3f77020d
衣锦坊11号位于水榭戏台大门口斜对面那条街,原本是三落透后的大宅院,过大门的门头房,一进大厅,只见挂满了“文魁”等牌匾,这座明代后期的建筑,民间称为“国舅府”。
http://p1.pstatp.com/large/31c10004ad5b4fa2eabe
雕工了得啊,而且是镀金的哦
http://p3.pstatp.com/large/31b90004a9dcd7042fe3
林觉民的《与妻书》,字写得真好看。
http://p3.pstatp.com/large/31c700028cd599f7e0eb
这块牌匾可是当时最有权力的女人慈禧太后赐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1c50004acc71eda386d
而这块以体积最大横行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