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堪回首]肥料与知识

标签:
周游世界旅行肥料知识基础教育 |
分类: 中国 |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5/01/03/12/16e784ae-878d-47e1-872c-a88f263552fb.jpg
老鼠皇帝作于 2004年1月10日
近日读了严歌苓的小说“谁家有女初养成”,大意是写一个农家花季少女被人贩子拐骗,卖给远离家乡的粗人为妻,惨遭兄弟二人蹂躏后,奋而连杀二狼,最终因犯故意杀人罪伏法的故事。小说的结尾引用第N者的话暗示该女的经历实为愚昧无知所致。
种庄稼若不施底肥,或在成长期不追肥不杀虫,禾苗就无法茁壮成长,或经不起风雨,或因营养不足而早夭。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未成年时未受到足够的基础教育,或其后不再接受继续教育就难免做蠢事坏事,就难逃背运、失败,甚至悲惨的人生。
而另一方面,前几年也曾有女硕士被人贩子拐骗卖到农村的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高智熵的学者遭了某些低能儿的道儿呢?
我曾有幸与多位博士交往,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聪明博学,但其中也不乏性情偏激不入社会主流者。
如若不分青红皂白,给庄稼施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庄稼就有可能被撑死、烧死。即使结了果实,也会给食用者带去毒副作用。
又是同样的道理,过于追求书本教育,忽视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也会导致人格的不完善甚至扭曲。
如今人们开始注意使用有机肥料,开始研究从基因改良的角度去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如今企业用人也开始走出偏重学历的误区,转而强调人才的实用性和人格的健康性。于是就有了情熵这个新名词,于是博士硕士学士趋于贬值,而具有实战能力的蓝领开始走俏人才市场。
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