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是形容某人的某篇文章写得特别好,以致人人传抄最终使得纸张价格水涨船高,此事发生在西晋太康年间,某人叫左思,当时名不经传,导致洛阳纸贵事件的“元凶”叫——《三都赋》。
左思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甚至还有些结巴,以致连其父亲都颇后悔为啥会森粗酱紫一枚儿子。也许漂亮的人才有青春,但是君不见美女傍身的往往都是肚子比屁股凸个头没女人高的角色么?这样说并非鄙视像村妇这种要胸没胸要屁股没身材没相貌的半残疾人,我的意思是:上帝是公平的。总之,长的很不漂亮的左思同学埋头苦读悬梁刺股十年终于作出文采斐然的非常漂亮的——《三都赋》。
文章的确是好文章,可惜作者没名气,因此不但不被重视,甚至还被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批得一无是处。当时一位文学界知名人士陆机就赤果果地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无知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据说陆机自己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只是没有写成,不晓得是才气不够呢还是慑于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
不甘心的左思找到著名文学家张华毛遂自荐,获盛赞,然后被推荐给名气更大的皇甫谧,皇甫谧看后大喜,不仅为《三都赋》作序,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的《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
在名人效应的推动下,《三都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京都,先前讥笑左思的陆机读后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竟停笔不写。尚算有些风骨。
说这么多是因为《三都赋》包括《吴都赋》、《魏都赋》和《蜀都赋》,而在《蜀都赋》中,作者颇为细致地描述了巴蜀的物产、山川、风俗等,其中写道:“金垒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漂,鲜以紫鳞。”实际上写的就是一种家庭小火锅。可见火锅真是历史悠久啊。
关于四川火锅曾经写过一篇博文,请戳此处移步一阅:《火锅,此味最江湖》,当时的主题是“江湖味儿“,但此行成都,却吃出不一样味道来。成都的节奏说来说去就是“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饮食若不翻新,何以面对先人?so,江湖味最浓的川式火锅吃出文艺范儿来,想来也是水到渠成道法自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吃到这种带着文艺气息的江湖菜的所在位于成都华侨城公园,实际上,这里除了有欢乐谷,还有很多各种风格的参观,从小清新到重口味一应俱全,不管你是嗜辣好甜哪种胃,几乎都可以得到满足。
————————————
先来个重口味儿的:台山猪手煲。这个一定要点赞,且不说肥而不腻这种基础夯实,关键是颜色好看呀,饱满的红加上翠绿的葱末,哎哟,美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