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早前徒步穿越或通过参加百公里时曾体验过深圳的绿道。作为新深圳人,实在颇为此感到骄傲。在微博上看到特区报发的招募市民代表徒步绿道后,我们立马报了名。
之前对绿道的印象仅仅来自于个人的主观感受,譬如:道路两侧风景优美、设施完善之类。因为参加这次活动,特意搜索整理一些资料,与大家分享。
绿道,英译greenway,green,绿色,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通道,指人为开发。可见,绿道乃自然与人力合作之物。
查尔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一书中为绿道下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
绿道一般可分三类:郊野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社区绿道主要连接居住区绿地;城市绿道主要连接城市里的公园、广场、游憩空间和风景名胜。郊野绿道一般远离居民聚集区,更受健步爱好者和专业骑行者亲睐。
绿道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在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均有先例可循,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深圳算得上是走在前沿的。据介绍,深圳未来将建总长度2000公里绿道,建设中会充分利用沿线的自然生态及人文资源,通过游径建设、景观提升以及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强与公共交通网的结合,突出以人为本,凸显“慢生活”、“绿色交通”等健康环保的休闲方式,从而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生态的休闲环境。
这样的说明文字看上去可真是清新美好!
至于实际情况,必要走过看过体验过才知道,且看图文分解。
***********************************************************************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