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专业旅人中,我俩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驴人”。原因之一是我俩提倡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每日运动量很大,能走路就绝不坐车。原因之二是我俩对吃十分不讲究,皇帝是个天生的吃货,吃啥啥好吃,所以也就从不挑拣。村妇虽然富含小资情结,但对吃的重视偏重于色和相,对味道的追求比较淡泊。而且,我俩的共性是都喜欢清淡的食物。
所以,以往我们对美食的重视度非常的不到位。
从去年开始,我们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旅行的重要目的是长见识开眼界,美食自然包含在“见识之”中,岂容错过?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认识一旦提上去了,行动也就迅速跟上去了。我们改正错误的诚意苍天可鉴,改正错误的力度日月可证。
宿迁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由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这里的湖鲜土鲜争奇斗艳,烹调技法花样翻新。宿城竹竿街是当地极具特色的美食街,“十三青龙虾”、“骆马 龙虾”、干丝、黄狗猪头肉、芥末粉皮、霸王别姬、泗洪子鱼锅贴、乾隆贡酥、车轮饼等美味佳肴在此争先恐后登场作秀。
“竹竿街上走一趟,味蕾狂舞赛霸王。由于行程紧,我们没能去竹竿街一饱口福。皇帝只好吟诗两句,权作意淫。
不过,此行宿迁,在区区四顿正餐中,好客的主人还是让我们捉到了宿迁美食的精华。众位看官且听我们娓娓道来。


黄狗猪头肉为宿迁名吃。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宿迁,闻到一股特别香的气味,遂前去查看。做猪头肉的厨师姓黄,见到皇帝特别紧张,当被问道叫什么名字时,黄师傅支吾半天才说出“黄……黄……”俩字。乾隆皇帝误以为叫“黄狗”,遂赐猪头肉以御名“黄狗猪头肉”。

据介绍:“黄狗猪头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烂而不糜、味纯而嫩。不过,老鼠皇帝尝后连连摇头,大骂乾隆无品味:“贵为天子,偏钟情于区区猪头,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