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今国家严厉调控房地产,导致商品房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的相关税收和卖地收入大为减少。于是,如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就成了各地方政府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
然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近几年,一个新的增长题材被活生生挖掘了出来,这就是旅游业。
传统意义上,普罗大众对旅游的最简单最直接解读也就是一句话:去别的地方吃喝玩乐。您看清楚了,四个字中吃喝占了半壁江山,可见美食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该有多重!
又因为我泱泱中华素来讲究舌尖文化。所以,地方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绝不输给美景。
至少也是平起平坐嘛。
本次参加中华名博湖北行的各位大侠都是常年走南闯北的好汉,其中不乏经常在异国他乡逛荡的主儿。所以,这些人对美食的爱好和讲究自然不俗。说他们是吃货中的战斗机绝不为过。
这次来湖北,每到一处都是当地旅游局、甚至是市政府出面接待。接待规格高了,食物自然就更讲究。加上领导们安着心希望名博们了解当地美食,所以,吃货们的舌尖啊,好生乐活!
与潮汕菜和川、湘菜相比,湖北菜显得比较低调。一般来说,湖北菜比较注重菜蔬原来的滋味,不仅调料绝对少用,除了盐和胡椒必不可少之外,酱油之类的基本不用。炖汤也是清炖为主,不加花椒大料。烹调技巧以蒸、溜、吊(湖北人堡汤的工具为一个大陶锅,深底黑色、像煮锅一样,称为吊子)为主,成菜清爽,确保能吃到食物的本味。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湖北菜很讲究外饰。换言之,每道菜都秀色可餐。
更重要的是,菜名非常有文化。比如开屏武昌鱼 、红烧富贵甲、炎帝菜、太极豆腐,等等等等。
六天的行程,每天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虽然有点儿疲于奔命,但却歪打正着,让我们品尝了各地五彩缤纷花样翻新的美食。本来想一股脑都发上来供大家欣赏,但这些天吃过的东东实在太多,若全都亮出来,恐怕会让很多网友眼睛冒血急火攻心,没准儿会因不满于过干瘾而弄出些祸事也未可知。
和谐社会,大家都得悠着点。我们也只好拣特色鲜明者示众了。
亲们,赶快把痰盂手帕纸巾一类克制哈喇子的武器备好,上菜啦!!!
**************************************************************
图为红烧,味道厚重,滑而不腻。
长江虎牙滩到南津关一带出产肥鱼,鱼肉十分鲜美。故而,宜昌美食离不开内河肥鱼大餐。雪白、肥嫩、看上去晶莹剔透,
吃起来鲜香无比,余香久久不去。
东西好谁都愿意吃,您瞧见没,鱼儿自己都控制不住啦,嘴巴张得老大老大。鱼大爷,要吃你就吃我吧。
典型的清蒸,绝对真实展现武昌鱼原味。关键是名字起的好:
地地道道的汉江白鱼,武当山旅游局倾情奉献。俺实在是找不到赞美它的词儿啦。鱼之佼佼者,非汉江白鱼莫属!
神农架野生小鱼。亲们,这可是野人们的常菜啊。多吃多吃,变野人很好嘛,与自然环境和谐,比如今这个河蟹社会不差啊。
豆腐鱼,师傅好想象力。入口突然发现:如今咱们老百姓有点像它啊。豆腐,人人可占便宜,人人可食之。
这道菜名字叫川香煮仔乌,深得川菜之精妙。
红烧富贵甲。瞧人家这名字起得,喜兴、富贵。不仅营养丰富,还让您心里高兴。
招牌脆豆腐。这是在武汉艳阳天酒家见识的一道菜。看上去乱麻一团,一口下去,嘿,皮脆陷香!
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不多说,看点在于摆放和配色。
鲜笋,你让我如此垂涎。
中西合璧,沙拉一盘。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蒸,乃湖北菜最重要的特色,意在保留材料的原味。
有时候,小小一个点缀,增色不少。
小球球、小球球,翻身滚进吃货口。
大丰收,不仅东北有。
精美小饼,吃饱了睡不醒。
亲们,请将碟子逆时针旋转90度,您看看这是什么?古代女武士啊。
这道菜名气最大:炎帝菜
在热锅中涮了吃,皇帝最爱炎帝菜。
制作腊肉,是神农架人的拿手好戏。好腊肉就是与众不同,不仅好吃,而且好看。
骚瑞,这个记不住名字了。反正是当地特色,味道特殊。
武当山的羊排值得大吃特吃。
武当山道家斋饭与道教文化具有很深的渊源,是武当山道士日常饮食和香客信士用朝山进香的主要食物。历代高道羽士性命兼修,功道并重,以道教哲理融于日常饮食起居,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增智开慧。
最后这道菜名叫太极豆腐。斗胆猜测,张三丰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