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破印度,还号称IT强国呢,网速慢得跟满大街乱晃的牛一样,传了1小时照片一张也传不上来,明天再试吧!
09-08-07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早上从郑家屯上火车,途经四平,下车吃午饭顺带参观了下四平市容后径直去沈阳。
四平是长春往南铁路的第五站,故民间曾俗称其为“五站”,因地处哈大铁路、平齐铁路和四梅铁路的交叉点,有四通八达的意思,故名四平市。
在直对火车站相距600米的英雄大街与新华大街交汇处广场中央,高高耸立着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此塔为纪念四平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建,1950年5月7日破土动工,1953年6月30日竣工。与其毗邻的便是四平战役纪念馆,未入。
火车站前便是四平的商业街仁兴步行街,我们在此街路边小摊叫了麻辣烫,又买了两份很牛的小三轮版本全国连锁之“百合”饭包!
饭后上车继续奔赴沈阳。
之前沈阳并不在我们的此次旅行目录,之所以改道过去,是因为皇帝一年近80的堂姐数次电话要求我们过去谈谈环保项目的合作计划,考虑到多年不见等因素,虽然深知此合作项目纯属天方夜谭,我们二人还是义无反顾地献身沈阳。
下午3点左右车到沈阳,沈阳火车南站的造型立马博得初次到此的村妇赞扬。沈阳火车站也被叫做沈阳南站,始建于1912年,属于俄式风格建筑,当初建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沙俄政府侵略控制中国东北之需。沙俄政府选择老道口作为建站位置,在105年前这里叫“茅古甸”,这是满语“谟克敦”的译音,就是“奉天”的意思。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并获得了沈阳站的控制权,老道口的沈阳站被更名为奉天驿。但是,日本侵略者不满足这个简陋的站舍,遂搬来日本国内著名建筑师辰野重新设计,鲜为人知的是日本东京站也是辰野的得意之作,而且两者几乎一模一样,均是沐浴了百年风雨之后依旧在为乘客服务。
出得车站,步行前往现任沈阳市某部委高官的皇帝外甥女娟事先安排好的沈阳军区宾馆,途经邮政街,再次大赞,想我们盖过邮戳无数,遇此规模且起名为“街”的却也是第一次。
我们所住的宾馆位于沈阳太原街,周边便是无比热闹的商业区,使得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目睹沈阳的繁华和古典。
唐时,沈阳称沈州;至元代,因沈阳地处沈水(即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改沈洲为沈阳;1643年,清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以配合它的帝都地位;后清朝迁都北京,沈阳为陪都,清朝统治者在1657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故沈阳有了“奉天”的称呼。在近代战争导致的权利更迭中,这座古老的城市其名辗转于“沈阳”和“奉天”之间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
城市之名从政治原因最终回归至地理因素,可见万物巨变,终归难出根本。即便受爱戴如胡志明,以其名字命名的城市流传于坊间的仍然是西贡!
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沈阳是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走在中街这条全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感受着东北地区最古老、繁华街道,沈阳古典与时尚糅合而成的迷人气质让我们沉迷其中。
1625年至1631年,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王宫之左是祖庙,王宫之右是社稷坛,王宫正面朝南,王宫后设市场)之说,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型的4条街,包括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和正阳街。当时,中街路称四平街,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各一座。中街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之意,其中如吉顺丝房、老天合绸缎庄等大百货商店多集中在街路的南北两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行市(市场),则散布在沿衔的胡同里,夜市、金银市、铜市、皮市等应有尽有。
既来之,则安之,对于沈阳这座“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曾经皇城,我们岂能仅仅作一个过客?但是后几天的事实证明,有过多人情的地方终究不是看风景的地方,自此,对“风景总在远方”的说法又有了新的诠释,可见“在远方”不仅是因为对未知的好奇和渴望,也因为在抛却了过多的世俗杂念和人情世故后,心会更加的平和和开放,才能感知更多的自然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