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0月24日 古镇遗风犹在 西塘暗流汹涌
黎园宾馆的凌老板已然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他一早就跑到宾馆,提出要带我们去拜访另几位“西塘名流”。别人包括已经来过2次西塘的村妇看西塘是看水看桥看风景,而此番我们是得凌老板之福,彻底地将西塘翻了个底朝天。
由内而外的魅力,有时候非常的有趣。
凌老板领着我们一路穿街走巷,走至石皮弄,凌让我们念刻在弄堂口的这三个字,听完我们的普通话版本后,他神秘兮兮地说,其实应该是破弄。凌说据他考证,西塘镇里所有的弄堂都以当时住户的姓氏命名,唯此弄例外,而且从石皮 (破)入手,估计如此幽深狭窄的弄堂只能是当年大户人家停放棺材和设灵堂的地方。
现在的著名弄堂石皮弄如今也成了一家很像样的客栈,如果借宿其中的客人知道了个中究竟,不知心中会作何感想,哈哈。
走过石皮弄,又来到了桐村雅居。只见门上一幅对联:桐村庭院深,雅居花木香。一个老阿姨端坐门口,一桌一凳,桌上竖着一块小木一牌:参观5元。凌老板介绍说,这里是当年西塘最富有的人家——沈家大院。沈家大院原有47间房子,经过土改和文革两次折腾,这里的产权被多次分割,如今这里边住着多户人家,甚至还有一些归属国营。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今天拜访的第一位名流—Q先生。十几年前,Q以200元/平方米的价格将当时还属于国营粮管所的这个地方买了下来,并将此处略加修缮,改作了独立景点。如今这院子看上去小巧得很,盆景影壁俱佳,翠竹芭蕉齐备,想来夜雨几点,倒是诗意的很。
Q爱钟,如今堂屋里摆满了他收藏的各式钟表,各种不同款式的钟通通指向同一个时间点,看久了竟然产生一种恐怖的感觉,只感觉到时光飞奔,将整个人也卷了进去。
恰好有两个年轻人近来参观,Q便开始在屋前廊檐下表演双手反写毛笔字,又领着他们去参观他的剪纸作品展览。
待其忙乎完,凌老板上前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听说是特意来拜访他的,Q的态度陡然变得严肃和恭敬起来,自我介绍的腔调变得极其格外的书面化,可见其对于宣传自我的需求何其强烈。
老钱自述原住西塘东北3公里处的农村,家境贫困,后立誓从艺,开始努力读书,并自学了剪纸、写诗、作词谱曲等,全部是无师自通。他的人生轨迹可归纳为电影队放映员—旅游公司职员—初入仕途而失意—拥有桐村雅居后自立门户。
如今Q也算西塘的名人了,多年来发表了很多剪纸作品,人称西塘三把刀之一(剪纸、木雕、竹雕 )。
作为一个资深土著,Q如此总结西塘:从古至今没出过高官、巨商、大文豪、高级军事将领,但却都很有些生活情趣,每户人家几乎都有些诗书琴画的影子。说明西塘人均属小富即安型,没有什么长远目标,走一步算一步,日子安稳舒适即可。
Q给我们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他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随着无数游客涌入,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思想上他显然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没什么钱,虽然拥有一座很不错的院子,但变卖显然不大现实。他对出名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当然这很好理解,一来他希望他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更现实的是他希望这种名气能够给他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当我们提出要给他拍照片的时候,Q态度格外严谨,先后摆了好几个POSE,一个是剪纸的,还有一张是演奏扬琴的。
Q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从桐村雅居出来后,又去参观了西塘镇内唯一的一座明代建筑——慎德堂(也是主人自设景点,参观者需交费5元)。堂屋内摆了无数的古董,主人不在家,我们转了一下也便闪人了。凌老板介绍说:分辨是否明代建筑有一窍门儿,只消看其柱台,明代建筑皆用青石,而清代的则不可,因为“青”与“清”谐音,有不敬之嫌。
又晃去位于烧香港的水阳楼,这里也是当年《画魂》的取景地,所以,里面挂了好些李嘉欣和胡军的剧照。水阳楼其名来历非常好玩,经老板娘介绍是因为二楼伸出河中且朝阳,原来叫“水央楼”,谐音“水阳楼”。主人是西塘三把刀之一的X先生(竹刻),可惜不在家,老板娘一路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各类收藏。凌老板介绍说他家的烟塌是西塘最好的一个,看似简单却是匠心独具。他家的雕花床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且不似别家雕花装饰繁复的很,很有些拙趣。
我们一致认为:水阳楼是西塘镇内最好的一家古屋,不仅幽静、临水朝阳,而且室内布置雅致,所陈列之物皆为真迹,藏品丰富,也是学习的好地方,很值得造访。
这几日与老凌、L、Q和X接触下来,心中颇有些感触。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见识才艺上均堪称西塘镇上的精英。以凌老板为例,他曾多次为古镇的改造和维护谏言,镇上几座桥的新、改建也都包含了他的创意。这几个人几乎每晚聚会,遍吃镇上百家,席上高谈阔论,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无所不及。在与他们的谈话中皇帝隐约感到,目前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设计古镇的未来,并作为民意代表与政府周旋,寻找古镇的发展之路。他们的思路也很明晰:在保护古镇风貌的基础上走股份制的道路,让全体镇民都从古镇旅游中受益。
他们属小镇风云人物,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是很特立独行,有自己的信仰,关心时事,爱学习,所有的这些是不是比很多所谓的文化人都更有文化,也更值得尊重呢?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