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贵万里行(连载41之隆里古城)

(2008-09-15 11:36:38)
标签:

杂谈

http://ratpetty.blog.163.com

 

725 隆里古城无遗风 君民同乐闹翻天

 

昨天说好休整,结果还是在天生桥狂奔了约6公里。皇帝体恤村妇,睡觉前直接关掉了闹钟。没有其他娱乐,也只能赐她个懒觉睡了。

结果一觉醒来已是8点半,二人躺在床上看中央二套的早间读报节目,直拖至930分才慢悠悠地起床洗脸刷牙,然后又慢悠悠去吃早饭,慢悠悠去邮局盖章,慢悠悠走去车站,结果被售票员慢悠悠地告知黎平去隆里的车包括过路的车最早也要等到1330分,而此时才11点半。

皇帝心有不甘,遂留村妇在车站里候着,自己顶着烈日跑出去寻找希望。结果是2分钟后,我们就登上了黎平开往敖市的中巴(8/人),约一个小时后转车去往隆里(2/人),到达隆里时不过下午一点左右。

没有直达车,可以分段乘,只要方向别搞反。

皇帝的经验再次应验。

其实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懒惰导致了机会的丧失,只要坚定信心去尝试,总是能找到机会的。

我们在村口的导游图前踌躇一番,多方打探均被告知只有买票才能进古城。一开小面的的大姐甚至说村子只有四个大门,且每个门都设了售(检)票处。

天下哪有做不到的事?除非想不到。

我们决定先去古城酒店吃点东西,顺便打探打探,再图逃票良策。

村妇边点菜边与饭店的服务员套近乎,几句话下来已是了然于胸。事实证明那个开面的的大姐很不厚道,古城并非监狱,岂有进不去之理?

在此期间,皇帝早已在小小古城里横逛了一整圈儿,回来时还得意洋洋地说找到了一个琴友,等吃完晚饭进城以琴会友去。

其实这是皇帝的一个策略。既然在古城里面有了朋友,万一遇到检票就有了合理的说法。

午饭吃得相当安逸。一条红烧鲤鱼被我们吃了个底朝天,连汤汁都未留下,可见其好吃程度。饭后安顿完毕,二人即按皇帝探好的路径偷进城去。

补充下,古城酒店房间不错,很干净,二人间(带风扇)30元,有空调的40元。

宾馆大门左前方(约11点钟方向)有一小道,直接进去,然后顺路往前走会看到一口水塘,水塘上有桥,过了桥就是皇帝琴友的住所(此路即为逃票之途)。

我们去的时候,屋子里除了琴友老龙外,还有一中年男子,看起来很是人模人样。一落座,皇帝即与老龙开始切磋琴艺。怡然自得约半个小时后,忽然有一年轻雌性佩戴胸牌的古城工作人员进得屋来,很有礼貌地要求我们买票。

当然是惨遭拒绝。

我们告诉她,古城我们见得太多了,像隆里古城这样平淡无奇又无规模的古城丝毫挑不起我们的兴趣(这是真话)。只是闻琴声而来,与老龙切磋琴艺的(此话有诈)。

那小女子闻听之后,连声说对不起,灰头土脸地转头退了出去。

不仅要逃票,还要逃得光明正大;不仅要光明正大,而且还很理直气壮,这就叫水平。哈哈。

又拉了一会儿琴后,老龙要上班,我们随即告辞。刚走到桥头,老龙跑来叫住我们,说那个看起来人模人样的男子是他女婿,也是村支书。村妇恍然大悟,断定是他发的短信叫人来让我们买票,不然那小女子如何能直接杀到老龙家里来捉贼?

还是皇上老谋深算,早早埋下了解围良策。

老龙让我们晚六点再去他家,会上其他琴友,一起到古城市中心娱乐娱乐。

天气酷热难挨,再加上停电停水,房间也呆不下去,下午我们只好窝在大堂写游记拉琴。

没想到,皇帝的琴声竟又为当晚的君民大联欢埋下了伏笔。

 

夕阳西下时在宾馆楼上拍的古城正门——正阳门钟楼

 

 

6点我们准时去找老龙,却发现龙家大门紧闭,只见孤零零一个铁将军,估计是老龙尚未下班。于是留下皇帝原地守候,放村妇一个人去巡视古城。

城里除几个祠堂修得还不错,其他实在乏善可陈,既无风景也嗅不到文化的气息,更无规模。

不过,村中的石子路修得还是相当不错的,路面镶嵌着不少花草动物的花纹,看得出来,还是花了点心思的。民宅跟其他少数民族寨子已相差无几,有点特色但多数也已破败不堪。

 

 

只有这些祠堂和将军府第,还在彰显着曾经辉煌过的历史。

 

 

 

 

 

据说隆里也跟安顺平坝的诸多屯堡一样,是朱元璋屯兵戍边之所。明洪武18年设龙恩守御千户所,360名官兵奉命镇守戍边于此。据说这里乃朱皇帝的最后一站,居民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内地安徽等地。但不像安顺的屯堡,在现今的隆里,无论人们的服饰还是语言都已全然不见明朝遗风。

隆里镇共有768户人家,3268口人,以汉族为主。但据我们观察,古城内绝对没有这么多人口。后来得知,隆里镇下面还辖着几个自然村,怪不得这镇子看上去这么小。

隆里还是个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景点。19349月红六军团曾到过这里。同年12月,中央红军一部也曾入驻隆里。

 

另外一个大门——迎恩门,从这里亦可阔步进村,切忌得走旁边那小道。

 

 

皇帝在龙宅前一直等到620分也不见主人踪影。跟邻居聊天,得知老龙的女儿就在售票处工作。

事实证明村妇的判断准确至极,正是老龙的毛脚女婿用短信招来了自家婆姨,妄想让我们放血。

NN的,逃票逃到卖票人家里去了。

劳资不等了,太伤自尊啦。

古城酒店的饭菜做得相当可口,而且价格很公道。只是午饭吃的太晚,肠胃尚未造反。不过,不吃又觉得对不起自己,遂要了份冰糖南瓜。

相当的好吃!

 

饭后,再次出门闲晃,看到一个好漂亮的宝宝

 

 

在古城大门口遇到古城文物保护所的小王。不知为何,他已获知我们到过老龙家里切磋琴艺(后来获知是下午皇帝的琴声惹的祸),并且非常热情地邀请皇帝去村中另一名器乐爱好者家中继续切磋。

盛情之下,怎可拒绝?

皇帝欣然与民同乐去也。

村妇嫌不好玩儿,一人回了房间。可叹房中暑气未退,又无空调帮忙。实在难耐之下,只好去到城里找与民同乐的皇帝。

老远便闻城内乐声大作。村妇纳闷是否哪家在做红白喜事。待到观音堂跟前,才发现竟是皇帝正与另几位古城豪杰合奏。乐队中有一架电子琴,两把二胡和一支笛子。那电子琴音量奇大,且打着很激烈的鼓点,将其余乐器的声音压制得喘不过气儿来。

古城乐手们的技艺与皇帝相比相当一般。他们一般只能用一种调式(或指法)演奏,而皇帝则可以使用笛子和二胡用多种指法演奏各种调式的乐曲。

几个人的合奏水平虽不算高,但毕竟因为有了外来的和尚,所以还是引来了诸多村民观看。而且,众人热情高涨,早将酷热抛在了脑后。

古城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远比技艺本身更令人感动。我们觉得这也是我们在隆里古镇的最大收获。

与民同乐直至2130分,君民才依依话别。

隆里门票15元,今天爱心帐户进帐30元,现余额为322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