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曾经盐商的豪华宅子

(2012-10-15 20:59:34)
标签:

江苏

扬州

个园

四大名园

盐商黄至筠

分类: 在路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犹记得小时候看《戏说乾隆》这部剧,可能当时此类电视剧还少,加之年纪又小,看得那叫荡气回肠,尤其被秋官扮的乾隆迷得七晕八素的,即便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最喜欢看的始终还是第一部,讲的乾隆和盐帮帮主程淮秀的故事。那时候总被盐帮所迷惑,没想到区区一个盐买卖,还能成立个帮派,而且实力还很大。自然,随着年纪的增长,对这些并不会去追究,毕竟电视只是电视,要不是这次国庆去扬州偶遇了个园,提到了盐商,我估摸也想不来这部戏了吧。

 

        这次国庆去扬州只能算是路过,因为我们在研究线路时看到泰州离扬州只有短短半小时车程,加之国庆高速都免费,于是定下去扬州看眼瘦西湖就直接回杭了,毕竟“烟花三月下扬州”从小就熟知,这曾经文人墨客们极其留恋的淮河畔究竟有何魅力,我们也想一探究竟。

       在泰州询问经常去扬州的老朱有何值得一看的地方,他就提到了个园,说是非常值得一看,加之之前我姐和姐夫已经去过了瘦西湖,于是当下决定把个园作为我们扬州的一站。到了那里看到大门才突然有些讶异,这里居然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而从门票的简介当中,我们也对此大概了解一二:这里的特色是看竹子,这里曾经是盐商黄至筠的宅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来自然是好好的请度娘帮忙了一番,关于是否是四大名园之一,争议相当大,但是其他的三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和拙政园一定是公认的没有问题,至于它和留园,则一直是众说纷纭。不过这并不是我所想纠结的地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曾经盐商的宅子,这里虽不能用豪奢来形容,但从规模和布置上来讲,也算的上是私家园林中的翘楚了,尤其是其中设计巧妙的假山,让我算是大开眼界了一把。

        从大门进入,常见的假山盆景,一条两边布满竹林的石板小路,感觉没什么奇妙之处,但是越往里走,惊喜不断涌现在眼前,待到开阔处,完完全全的江南庭院就这么展开在我眼前:绿地、回廊、池子、杨柳,等等等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如果是春天,杨柳拂面的感觉还要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两边的步道种满了竹子,满眼的绿,秋日午后的阳光就这么透着叶缝洒落下来,星星点点,不禁心旷神怡起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那样的阳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走到这里,突然飘来阵阵桂花香气,我正纳闷从何而来,前面的牛同学说这一条是桂花树道,两侧的全是桂花树。妈呀~~杭州算是桂花之城了,可我从没见过这么高的桂花树,遮天蔽日。走在步道上,自然是抑制不住的阵阵桂花香。我感叹,这黄老爷也太会享受了,你想,当年要是管家领着访客从这条道一直走进去,该是给来客多大的惊喜和惊叹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阳光洒下来,漂亮的光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地上不时出现各种造型的拼花,左下那个据说叫连升三级,我来回跨了两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座丛书楼,算是这座园子里很富传奇的一个地方,其实这里本不属于黄至筠,而是扬州另一大盐商马日绾、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旧址,这里的藏书有“甲大江南北”之称,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接见过他们。只是后来家道中落,被黄至筠给买了下来作为别院。   

        蹭着其他旅游团的导游听,每一位到了这里都会跟团友讲,你们看这座楼,最神奇的就是从里面到外面都看不到楼梯,但是藏书都在二楼,那么到底楼梯在哪里呢?于是我们也立起耳朵准备好好听听答案,结果,所有导游都说:我们最后来揭晓这个答案……好吧,那我也最后来揭晓吧,哈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过了丛书楼,有标着游览入口处,从这里开始就是真正的住宅区了,所谓的个园,其实是后面的花园部分,这个放在最后,我就根据现场指示,先来看看住宅区吧。建筑的东西我讲不来,但是也看得出宅第分为三路,每路三进,每路中间都有天井做分隔,就是下图这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墙壁两侧有不少这样的铁环,我们猜测是以前用来挂灯笼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来看完介绍,总算把三路的功能设置大概了解了一下,只是拍的照片有点乱了,有些记不太清到底是在哪一路,就所记得的介绍一下,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东路建筑,其第一进,是管家、帐房的办事处所;第二进,是管家、帐房等高级仆人的住宅,兼作仓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第三进,是厨房所在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中路建筑为三进。第一进是正厅,就是当时主人会客的地方。第二进天井和大厅,这间厅也是两层楼,名花珍禽,古玩字画一望而知主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可供宾客暂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最后一进的大厅,看这牌匾就略知一二,这里是书房所在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侧是书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另一侧则是房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路建筑亦分三进。是当年主人和家眷偃息的地方,因而最为富丽堂皇。第一进大厅,次厅俗称花厅,是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第二进,第三进都是两层绣楼,但景致个别,只是两侧的房间都被拦住不得进入,只能在外面窥探一下一层的大概样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在第三进拍的,看设置像是看戏的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天井花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每一路都有正门,如此精美石刻,感叹古代建筑的精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原本真正的大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据说算是祭拜天地的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各种细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出了住宅区,后面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个园了。据说个园之美,在于它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都融于这小小的园子之内,怎会如此奇妙?看看就知。只是回来发现,那个冬景,我MS是看到了没有拍下来,算是一个遗憾。

        这个入口,体现的是春景。门外两边修竹劲挺,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这就是春景的由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所谓的夏景其实就是入园之后看到的那一大片假山群。青灰色太湖石为主的叠石造型各异,山上古柏,枝叶葱郁;山下池塘,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即便秋天到访的我们,还是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清凉感,果然符合夏景之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座抱山楼横跨夏秋两景之间,从假山群中就可以盘旋走上二层,设计的很巧妙。从这里,可以俯瞰园内的景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另一侧,就是所谓的秋景。时值入秋,到了这里,看到已经开始泛黄的枫叶,那阵阵秋意就这般迎面而来,不用看过多的介绍。只是倘若不在秋季来访,到了这里,看到用黄山石堆叠而成的假山,也仍然觉得壮丽雄伟。夕阳西照之时,整座山体犹如洒上一层黄金,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枫叶正当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至于冬景,我真的是没注意也没拍,而且我在那里转悠的时候分明有导游带着一个团队在那里解说了半天,可也没让我最终举起相机。算了,就算留了遗憾吧……

最后解密时间:其实在丛书楼的后面有这样一条被假山给掩映了的石阶,可以通向二楼,果然是别具匠心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IPS:

1、除了标注明确的停车场,国庆期间道路两侧都可以停车,10元/次,不限时间。这停车费还真心比杭州便宜。

2、至于地点,我们反正用的是导航,不过要提醒一下,因为很多道路其实根本不能通车,所以也不能全信导航,我的意见是看路牌、听导航相结合比较靠谱。

3、门票45元,真心贵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