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空间基本原理

(2011-01-11 09:53:30)
标签:

杂谈

分类: 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

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使空间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革,具体表现为由地理空间向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所构成的地理网络空间转变;或曰由静态的位空间向流动的流空间转变。流空间是信息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空间形态,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流空间的概念解析

 

流空间20世纪70年代的ICTs革命而浮现,并在90年代在全球建构。卡斯泰尔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流空间作了最为深入的研究,他将流空间解释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并认为流空间不是我们社会中唯一的空间逻辑,但依然是支配性的空间逻辑。笔者在此将流空间定义为在网络空间导引作用下的位空间新的表现形式。它强调时间层面的信息交流和距离层面的物质移动。

 

流空间与地理网络空间(Geocyberspace)二者都是在信息时代降临的背景下,探讨了传统空间发生的新变化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空间逻辑。虽然提法不同,但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首先,建立的技术基础都是新的ICTs和基于该技术的网络空间形式。在该空间中,信息可以实现瞬时全球范围上的有效流动,发展范式产生转变,从而使地理空间面临再造,传统地理时空思维得以重构。其次,二者的目标相同,都是试图揭示信息社会或者说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的空间形式,实际上也都达到了该目标。第三,内涵一致,二者都将传统的地理空间和新网络空间包含在内,且都是信息流整合作用下的空间结构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了新空间中的组成要素及其流动性特征,而后者着重强调了两种空间的融合,但未就其融合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表现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就是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二者的复合式空间。事实上,流空间是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融合的外在表现,它就是地理网络空间。

 

2.流空间的演进

 

位空间是指经济增长离不开地理资源的限制,以便实现地区发展,是工业经济时代及其以前所具有特征。流空间则完全不同,对照那种有固定位置的空间概念而言,流空间代表了一种动态的空间理念。它是全球范围的,强调在信息流的导引下,资源开发、生产和组织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方,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流动。由于我们社会的功能与权力是在流动空间里组织,其逻辑的结构性支配根本的改变了地方的意义与动态。其实,位空间和流空间并存已有一段时间,后者对前者是一种不完全替代关系,具体表现为连续性和变化性。很久以来,不仅交通运输技术和ICTs没有达到流空间兴起的技术要求,而且人类发展的阶段较低,对全球化资源配置、生产和组织要求也较弱,没有产生使流空间和位空间地位互换的需求。    

 

流空间与位空间关系最为典型的现实体现就是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时空距离压缩意味着任何经济活动都可以纳入全球生产联系网络中,经济的位空间将会被一种新的、非区域性的流空间所取代。但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并没有降低生产的地理集聚,区域结构没有走向完全的系统平衡。经济全球化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活动将同时受到全球化和地方化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此有三点应重点指出:第一,具体的地点没有消失,它们的内涵和逻辑性反而被完全吸纳到系统之内,但是在由电子网络所决定的空间结构里不再有一个为它而存在的地点,因为它们的位置被流所限定;第二,既然这些具有明确的社会文化、物质和功能特征的具体地点是被链接在一起的,流空间就不是没有位置的;第三,空间结构的均衡化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趋向,但流空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流通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位空间的限制,并且这种限制将长期存在。

 

3.流空间的特征

 

流空间的特征从两个层次加以体现:第一层为其特有,包括瞬时性和流动性;第二层特征位空间中已出现,但体现的方式有极大不同,包括网络化和物质化。

 

在位空间中,主要强调的是空间的可达性,而这种可达性是建立在交通运输技术和距离基础之上。在流空间中,以距离单位测量的绝对空间上的邻近让位于以时间单位测量的相对空间上的邻近。尤其是ICTs的发展和信息流在流空间中主导地位的确立,直接导致了瞬时空间的概念。世界在真实时间上变的可以接近,于是地理空间的时间控制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独立条件。

 

流空间与位空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构成了流动,流动和联系成为今天的主要特征。流空间是由远距离上的人、物和信息的不断流动所组织与创造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保持它们不断的流动状态。在流动空间中,已不能仅仅依赖其启程点对事物加以辨别。流空间和各种流的功能、价值和意义将由流动来定义,随着节点和网络的变化,流将被它通过的节点所重组。更确切的讲,物、人、地区将更少的根据它们本身固有性质来定义,而是更多的考虑其与它者的联系。

 

流空间的空间网络是一种高级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此处的网络化与先前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网络化有所不同:其一,以信息网络为其基础架构;其二,它是全球范围的;其三,系统一体化趋势明显;其四,紧密性和强度增加;其五,不断壮大和扩展。卡斯泰尔(1998)认为这样的网络可能存有等级,但没有中心,节点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称的,全球经济空间结构将逐渐向网络化格局转变。与工业时代中心化的组织支配模式不同,信息时代的空间逻辑是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网络空间,这种模式能更容易适应在流空间中发生的变化。城市是网络的节点,城市的功能就是网络的服务中心,管理和控制中心。一个国家或地区属于网络的一部分,地域性、中心化及集聚和扩散仍然是该部分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形式,或以全球驱动为主导,或以地方驱动为主导要视具体区域具体分析。

 

物质化仍然是流空间的外部形态。这种物质化和位空间中含义不同,一方面它是信息流引导作用下的物质流,通过交通廊道实现位置移动,而在ICTs作用下得以组织和整合,因此它的流动更趋于合理和有序,在此基础上达到流量最小,流速最快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物质流对信息流的物质作用突出表现在信息流对物质的依附性上。如果要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可在流空间两大组成空间的相互作用中体现。网络空间出现时间不长,我们直觉不可见,可能变成比实际空间本身或它自己本身更重要的空间,是基于传统位空间之上或渗透之中的一种空间。在ICTs基础上体现出信息可达性。具体而言,二者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协同作用,指网络空间和位空间将继续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二是替代作用,指信息流代替物质流,网络空间代替位空间;三是增强作用,指ICTs的潜在应用改善由公路、铁路和航空网所构建的交通网络的容量、效率和吸引力以及由信息流衍生出的新的物质流;四是补充作用,信息流可以实现位空间由于距离约束不能实现的瞬时交流或是其它方面的不足,如一些特殊事件的紧急处理、流动的网络信息传递和查询等

 

 

 

摘自:孙中伟,路紫.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