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早坐动车,中午到达济南。(早上7:30坐223公交,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到火车站,幸运的在最后一刻撵上火车,9:00进站,9:06开车。)
到了酒店开始复习,看剖面、设备、结构、构造,作历年真题,找知识点。到12号下午基本看完一遍,然后临近考试不知该看什么了,上ABBS,看大家讨论,又翻看了平屋面和楼地面的图集。这三四天的复习效果比前几个月的都有效率。之前没找到方法和目标。应该做真题,对答案,找知识点和规律;同时看视频讲座,做好笔记。
11号发现自己没带手表和计算器,12号中午去临近的小市场买了,手表和计算器每个才15¥,好便宜!
13号上午,开考前几个小时,心里就开始有些紧张。
找考场还费了些周折(学校的考场布置图有两套,03考场306室,前后两栋楼居然是一样的,而我们考场是在后面一栋楼,到了后楼,找到306室却发现里面堆了课桌椅子,没贴考场标识;同层只找到4#和5#考场;当时脑子抽筋,以为自己的考场是6#,找去了上层,进了考场,把东西都摆好,等监考老师来让签字的时候才发现进错考场了。。。。。马上收拾东西,奔到2楼,在角落找到自己的考场。幸好刚开始发答题卡,没怎么耽误时间。)
考前看ABBS有网友建议技术作图的顺序,先在脑子清醒的时候做设备题(需要记忆好多数字)、结构、构造会就做,最后剖面。
我之前的作图顺序:剖面,结构、设备、构造。
这次的作图顺序:设备、结构、剖面、构造。
1.
设备:审题,二类高层,喷淋和烟感相应的规定马上写在草稿纸上。
碰到的模糊知识点:新风管穿办公室墙时是否设防火阀?与风机盘管连接还是直接连送风口?喷淋是否设在消防前室?(高规里没有相应规定)新风机房归类到空调机房?
2.结构:审题,框架结构,防震缝、后浇带(ABBS上网友有说二级注册考的有防震缝)
水平系梁的定义没能理解,直接连续算一根,中间有柱断开算2根?有门洞呢?大于4m高的填充墙半高位置设置,7.2m一半3.6m,外窗高2.5m+窗台1.1m=3.6m。
数根数有些晕。一直不能确定到底怎么算才正确。
3.剖面:审题,各个部分的构造,窗高等数据,随手写在平面上。
先用了半小时画草图,剖线、看线。
上墨线,剖断面,同时看选择题,有无遗漏错误。(及时发现屋顶的玻璃天窗理解错了,一层顶没画井字梁)
。。。。看线。。。。。。。。。。。。。。。。。(回来回想百叶窗画成了普通玻璃窗,梁看线不应看到梁断面)
总共用了2.5h,其中填充图例至少0.5h。时间稍微有些超。去年2h+15min。
4.构造:审题,坡屋面(ABBS网友猜题屋面和楼地面)
纠结的模糊知识点:沥青瓦是软的硬的?是否需要挂瓦条?防水垫层四个节点都要?高分子厚度1.0?1.2?标注构造层次时垫层没写厚度。
作图速度受限于模糊知识点,往往会纠结好长时间。
图纸深度与比例相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