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2016-10-16 23:41:10)网上疯传的“北大才女赵婕”的一段话竟然是抄袭
真正的作者是……
一段时间以来,网上盛传一段作者为赵婕的关于母爱的金句,内容是这样的:“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退出,照顾和分享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的窒息。”而这段话的真正作者是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这段话出自尹建莉老师2014年出版的另一本教育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题为《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一文,位于269页,原文内容如下: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这段话句式优美,用词丰富,观点出色,契合新一代家长的意识,激活了公众的认同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由于这段话只是尹建莉老师这篇7000多字的长文中的一段,而文章中闪光的话语又很多,这一段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赵婕这段文字明显改编自尹建莉的这段话,因其冠以“北大”“才女”这样的字眼,迎合了人们心目中某种喜好,并且文字量很少,符合当下的浅阅读习惯,所以流传甚广,虽然它已被改得比原作逊色不少,但在网上比原作的知名度高得多。尤其近日,多家媒体转发这段文字,特别是几个知名公号的转播,让这段话及这位“北大才女”更是名声大震。
一段文字,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简单的一百多个字。但作家不是打字员,一段好文字,动用的是多年的学习和思考,以及对文字精益求精的推敲——它是心血之作,虽然无法像科技发明那样申请专利,但同样应该受到尊重。但现在,文字剽窃现象十分严重,因为科技剽窃风险往往很大,并且经常要有物质投入。文字剽窃却简单得多,剽窃者只需手指在键盘上动动,把原作稍微改头换面一下,别人的东西就成了自己的。几乎零投入,产出却很大,甚至名利双收。
“北大才女赵婕”抄袭事件,是数起抄袭尹建莉老师作品事件之一。尹建莉老师的作品自从2008年首次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家长的喜爱,总出版数量已经接近800万册,也成为被人抄袭的重点对象。
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伟大的科学家,也需要杰出的文化学者。尹建莉老师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家长,对中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未来公民素质的提高,其影响力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同时,尹建莉老师文字功底非常好,她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甚高,写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字斟句酌,一个句子、一个用词都不肯轻易写下,她要求自己提供给读者的一定是从文字到内容都是高质量的东西,因此,她的创作真正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而那些剽窃者,他们貌似也在“写作”,却是在制造文化垃圾,损伤文化。如果剽窃可以被容忍,那么“创作”就会消失;一个没有创作的社会,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呢?文字剽窃行为,损害的不仅是作者利益,也在败坏社会风气。
一切智慧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凝聚着创造者的贡献,文化学者的作品和尊严理应得到基本的保障。
北京尹建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发此文,除了说明这段文字的真实出处,更希望全社会尊重原创,以抄袭为耻,杜绝抄袭现象。另外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
第二,
第三,
谢谢广大读者的支持!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