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新浪网友对你的博文《关于“孤独症”这件事》发表评论
2012-05-01 07:33:04 [回复] [删除]
我是名精神科医生,是在朋友引荐下 知道了尹老师的博客。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个博客。尹老师虽然不是精神科医生,但“科学思维”是
所有专业都相通的。我本人就很不认同孤独症有这么高的发病 率。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是一群症状而已。在很多所谓流行病学调查中,调查员仅仅受过几天
培训,按照所谓的症状就诊断孤独症了。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 生也仅仅凭几条症状就诊断孤独症,扩大诊断是非常常见的。我一个中学同学的小孩,小学一年
级,上课自顾自玩,重复说话,不听老师命令,与同学容易冲突,甚 至会乱打人,不管别人是否惹他。老师怀疑他有自闭症,我同学叫我去看。说实话,这个小孩
的行为符合一些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但我没诊断孤独症,他只是情绪控 制有问题,这个问题我也没诊断“情绪障碍”,
因为小孩的发育速度各方面并不均一,这个小孩的情绪控制发育慢了点而已,如果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有足够 的时间去自己长大,成年后他情绪控制并不是
个问题。关键是在他情绪控制的发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给了他非常多的负性体验,让他无法正常完成情绪控制的成熟。 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转学,再读一次一年
级,家长不许打骂他。
还
有,基因与精神疾病关系的问题。我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不能说太深,要不然会觉得晦涩 难懂。只能说,所谓基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作用很有限。我们每个人都
有精神疾病的基因,关键是这些基因表不表达,怎么表达。而基因的表达与儿童的养育过程 非常相关。人体这个神奇的生物是能接受环境信息并通过改变自身基因
表达来与环境互动的。尹老师文中的一些教育相关的情绪行为改变就是这个神奇的注脚。
新浪网友2012-10-25
19:54:07[回复] [删除] [举报]
尹老师,挺佩服您的。我是这个留言的医生。我一个朋友把这文章的链接发给我,我才看到。您的博客也是她介绍我看的。那天有感写了这个留言,没想到您贴出来居然有这么多评论。佩服您在网络上的坚持,以及对那些乱咬的人的宽容。我会加您,以后多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