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力量
(2025-09-19 09:27:56)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在青海尕多发现的秦石刻为真迹,让自6月发现石刻一直开始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202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家文物局迅速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两次赴现场调查,获取了石刻本体与赋存环境等科学数据,组织多学科专家两次召开论证会,多角度论证形成专家意见。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尕日塘秦刻石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
发布会表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到研究任务后,以科学论证、实事求是为原则,不预设结论,基于现场调查成果和科学检测数据,形成了《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报告》。
我之所以看重这次的文物发布会,是因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一个学术问题进行了最坚实的论证,给一些因为没有过硬的证据而形成的长期学术争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案例。即即使不能还原历史,但是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历史重现。典型的例子还有复旦大学国家人类学重点实验室通过现代计算机三维建模还原5500年前仰韶人和4500年前的龙山人的面相的复原,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前的面容,最重要再通过基因比对,证明了数千年来生活在我们本土的中国人,是一直连续传承下来的。对于当今一些人鼓吹的“伪古史论”给与了有力回击。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最好的激励。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大步推进,以前认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现在都成为了现实。尤其是大数据、脑机接口、器官移植以及硅基生命的产生,登陆火星甚至火星移民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普教育,让他们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对一些学术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抛弃原有的一些错误观念,紧跟形势,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