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珍惜》序言
(2025-08-09 09:43:26)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回忆往事,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往昔,从青涩懵懂的大学时光到如今站在教育行政领域的前沿,这一路走来,我有幸结识了许多人,经历了诸多事。这些珍贵的人和事,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构成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篇章。如今,我将这些过往记录下来,汇成此书,以“且行且珍惜”为主题,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旅程的郑重期许。
大学时代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77年我作为一名下乡知青,参加了高考并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那时,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我踏入了大学的校园。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在图书馆里挑灯夜战,为了一场考试而努力拼搏;一起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为了班级的荣誉而奋勇争先;一起在宿舍里畅谈理想,为了未来的方向迷茫而又坚定。这些同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批挚友,他们陪伴我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我们一起经历了成长的烦恼,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他们教会了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更让我明白了友谊的珍贵。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在我心中依然清晰如昨,那些同学的音容笑貌。每当回忆起那些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1981年,我又顺利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的研究生。研究生阶段,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在这个阶段,我遇到了一群更加优秀、更加努力的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有着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我们一起在研究室里钻研课题;一起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观点,为了一个理论而激烈辩论;一起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为了一篇论文而绞尽脑汁。这些同学,是我学术道路上的同行者,他们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也让我在学术的道路上不再孤单。我们一起经历了学术的挫折,也一起分享了学术的成果。他们教会了我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如何在学术领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更让我明白了学术的严谨和艰辛。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让我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1995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进入了有“中国教育的黄埔军校”之称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作。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作期间,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高校领导和同事。这些领导和同事,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引路人和合作伙伴。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能,在工作中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领导们以身作则,用他们的智慧和担当为我树立了榜样;同事们团结协作,用他们的热情和专业为我提供了力量。我们一起为教育行政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为了一个项目而日夜奋战;一起为教育改革的推进而献计献策,为了一个政策的制定而反复研讨;一起为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奔走呼号,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些领导和同事,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他们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也让我在教育行政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承担责任,如何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更让我明白了教育行政事业的重要性和使命感。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充满了忙碌和压力,但也让我收获了成就和满足。
除了这些同学、领导和同事,我的朋友和家人也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朋友们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我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港湾。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在我感到迷茫时,他们会耐心地为我指引方向;在我取得成功时,他们会衷心地为我欢呼雀跃。这些朋友,是我人生中的知音,他们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欢乐和悲伤的时刻。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乐观和积极。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充满了欢笑和泪水,但也让我收获了真挚和感动。
而我的家人,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是我永远的依靠和支撑,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父母的养育之恩,让我铭记于心;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让我倍感温暖;妻子的陪伴和支持,让我充满力量;孩子的天真烂漫,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些家人,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他们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也让我在生活的琐碎中感受到无尽的幸福。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爱与被爱,如何在家庭中承担责任,更让我明白了家的意义和价值。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充满了平凡和琐碎,但也让我收获了温馨和幸福。
“且行且珍惜”,这五个字是我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也是我对未来的一种期许。这一路走来,我遇到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这些经历让我成长,也让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每一次相遇,因为相遇是缘分;珍惜每一次经历,因为经历是财富;珍惜每一次成长,因为成长是蜕变。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将继续前行,继续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
这本书,是我对过往岁月的一份纪念,也是我对未来旅程的一份承诺。书中所收录的人物都是真实的,但是为了保护人家的隐私,我使用了化名。我把我这种人物的写法称之为“类文学体”:既不是报告文学,人物用真名真姓,也不是纯文学,用文学创作的笔法,而是在真实人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的再加工。因此千万别对号入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经历,了解那些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短暂,且行且珍惜,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无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