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记事(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5-07-12 08:59:00)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大会一致认为,现在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是加快发展的好时机。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力争国民经济在讲求效益的前提下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大会对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作出调整,把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8%至9%;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要求,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大会还对加快经济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必须努力实现关系全局的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是真正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4年,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大会报告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9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