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中医
(2025-06-10 09:17:37)
最近到一个本家做客,交谈中他和他父亲都提到了中医,而且从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医都非常信服,而且举出大量例子说明中医的优势,这让我不禁想起一些往事。
我是1973年高中毕业,因为身体原因下乡没有下去。一个大小伙子不能在家待着吧。因此我通过父亲的关系到了内蒙古建工局附属职工医院药房,开始了与中医打交道的过程。在药房有琳琅满目的中药,有植物性的,也有矿物质的,还有动物性的,如牛黄、熊胆、麝香、犀牛角等。我二哥的岳父就是药局的老药公,12岁就在北京同仁堂学徒,因此对于中药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非常专业的师傅。通过他的指导,我不仅认识了许多中草药,而且对于中药的产地作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如贝母分川贝母和浙贝母,三七分云三七和川三七,还有天麻、冬虫夏草都有产地的不同,其药理作用就不同。那个时候没有假药一说,看一次病也就两三块钱。犀牛角、羚羊角是3000元,安宫牛黄丸才八块钱一盒,而且货真价实。现在看中医动辄上千元、几千元,对于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人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在药局实习外,我还拜一位姓张的老中医为师,和他学习中医的理论和案例。通过他知道了中医的四大学派,如李东垣的脾胃学派等。对于一些常见病,如感冒、肺炎、胃炎等,也有了初步认识。如对于儿童感冒(中医叫伤风),可以用麻黄石膏汤;而对于大人看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则用麻黄汤和桂枝汤。他还非常自信的说:西医治不了癌症。但是二十多年过去,包括我导师在内身边的许多人通过中医并没有治好,最后都因病去世,这让我对中医失去了信任。尤其我是学自然科学出身,因此坚信科学,思考问题一定从科学逻辑出发,因此对中医更是不屑一顾了。2021年开始我由于心脏房颤问题,连续做了三次手术。许多人建议我看中医,都遭到我拒绝。理由是房颤的病理是心脏老化、纤维化,靠中医怎么能治好呢?
五月我开车到了锦州,遇到辽宁石化学院的梁院长,谈话当中知道他也得了房颤,当时医生也是让他做手术,他在畏惧中回到锦州,找了一位老中医治疗,据说已经没问题了。加之今天我这位本家和他父亲的讲述,使我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国几千年中,在没有西医进来之前,不就是靠中医治疗疾病的吗?当然从仪器诊断、手术治疗方面。西医有他的优势,但是对于慢性病,中医通过调节完全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最后到底谁更符合中国实际,为多数人看好病,又节约医疗资源才是最重要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