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青年学者

(2024-05-17 08:56:06)

  我与青年学者的数字鸿沟

前几天因为兴趣写了一篇“中国教育学界三代学人”的文章,慎重起见发给一位青年学者先看一下。没想到他很快给我进行了答复,并且把最近几年国家给与的教育学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的名单发给了我,看完我立刻感到我已经落伍了,尤其在大数据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是确确实实落伍了。

我是1984年研究生毕业,1995年博士毕业。毕业进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可以说直到退休没有离开教育研究一线,而且一直关注教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自认为自己没有被时代拉下,对当代教育科学尤其教育研究是熟悉并且紧跟的。但是这次鸿波给我发来的信息和数据,还有他坚持数年整理的教育学学术论文电子版,可以说使我真正认识到,我们这代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江山辈辈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已经是几年就面目皆非了。不仅是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也是一日千里,目不暇给了。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趋势,任何一个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如果没有教育数字化的素养,恐怕很难发表一流的研究成果。

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以往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都要发生质的变化。依靠图书馆查文献的时代过去了,十年磨一剑也成为历史。社会科学研究已经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进入了数字采集、数字处理的时代。随着CHATGPT的诞生,原来依靠查文献,找资料的方法,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全部做到。而且分析处理数据,比人工还科学精确,得出的结论也更加科学正确。看到这些我们真切感到,我们是落后了,虽然可以自己学习,尽量掌握这些数字化工具,不被时代拉的太远。但是科技发展是以指数的速度进行,因此承认落伍是真正的觉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既然我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不自责和懊恼。锻炼好身体,不给社会增加麻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愿我们学到老、活到老,与时代的列车同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