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记忆:锻炼
(2024-02-25 09:06:25)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上中学,从记忆开始,就有早锻炼的习惯。因为那时候学校每年都开运动会,还有全国的运动会,各种体育赛事,对我影响很大,感觉一个健康体魄对于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上了大学自己神经衰弱很厉害,到了研究生阶段,住宿条件好了,自己神经衰弱也基本好了,毕业到大学工作,每天早晨一定要学校操场跑两圈,然后做一些拉伸运动,总之早晨活动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了。
我的早锻炼实际非常简单,原来是跑步,然后是简单的拉伸运动。六十岁退休以后,主要在小区走步,一次大概是5000步左右,利用小区附近的条件,如果面临马路等,我就在小区里面走步。九十年代住在南三环草桥小区,小区南面有一个运动场,我走完步后,到操场再活动一会。2020年搬到南四环天悦一号小区,小区很大,因此早晨在小区走一圈,再活动一会就回家吃早餐了。如果赶上出差,我就利用宾馆附近的条件走15分钟左右,而且不论刮风下雨都必须下去走十几分钟,不然一天都很难受。几十年下来,尽管没有形成健壮的肌肉,但是身体也没有大毛病,而且大脑也没有退化的感觉,记忆还是非常好,许多学员的名字都能记住,令大家惊叹不已。
我自己认为锻炼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许多人常年坚持跑步,有些还是跑马拉松,一天跑10公里左右,还自己代表计时。许多媒体和微信也常看见这样的“跑步侠”,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锻炼,而且达到了锻炼的目的。我认为锻炼关键是符合自己的身体精神状况,不能一概而论。我自幼身体比较弱,小学上学因为感冒、气管炎等,经常请假。上大学神经衰弱,严重影响我的正常学习。毕业参加工作尤其结婚有了稳定生活,身体也越来越好。给本科生上大课,做科学研究,都基本顶下来了。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作,三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自己也顶下来了。因此我总结锻炼关键是坚持,找到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起到强身的作用。而过大的锻炼尤其上了年龄,还进行十几公里的跑步,几个小时的骑车等,都不见得是科学的锻炼方法。
我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但是身体感觉没有大问题,尤其大脑也没有明显衰退。自己也非常自律,坚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每天必须午睡一小时。这样几十年来,除了2021年做了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其他都没有什么问题。每年的体检报告,主要指标都正常,这样说明我的机体还是不错的。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一是自己注意,保养好自己;二是心态,现在社会信息发达,交流频繁,一些负面的信息对人的影响很大,但是你如何对待非常重要。三就是家庭生活尤其是夫妻之间,不可太较真,让家庭处于和谐之中。做到以上几点,再坚持早锻炼,不暴饮暴食,不关心身外事,我们一定能终生健康、幸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