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霄兵追思会感想
(2023-01-08 09:02:41)
2023年1月7号,教育部孙霄兵司长追思会在线上举行。追思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韩民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会、《中国法制报》以及诗刊编辑部的六位同志做了正式发言。从大学同学、工作同事、研究会领导以及《诗刊》编辑部的角度,对霄兵的大学生活、工作经历、对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贡献以及学者风范、诗人气质进行了追思。接着是来自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民办教育研究会以及全国人大的生前好友、工作同事、博士研究生等全国各地的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对霄兵进行了追思。整个会议进行的紧凑、庄重,虽然是线上进行,但是烘托出的气氛以及人们对霄兵突然去世的惋惜和惊愕都体现出来了。长歌当哭,斯人已去,愿霄兵在天堂能够看到这一幕,听到大家对他的无限哀思。
我虽然不算霄兵的同事和学友,但是由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教育部的关系,生前他每年都要到行政学院为大学校长班、中青年班授课,而我每次为他主持报告,因此也算接触比较多的同事。加之我们退休后都受聘担任苏州百年学院的专家委员会委员,因此来往也多了起来。昨天的追思会,我本打算讲几句,但是发言的人太多,只好作罢,在心里为霄兵送行吧。借用杜甫悼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表达我的心情。人固有一死,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但是谁来评价,谁来定论呢?我感觉关键是这个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许多人去世后,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但也有一些人一直会被人们怀念,因为一是他的人格,二就是他做了大量有益于人民的事业,而霄兵就是属于后者。在中国教育法制建设方面,可以说他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八十年代开始的中国教育立法,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都有他的贡献,因此他的离世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
昨天的追思,许多人都谈到了霄兵除了是国家部委的官员之外,另外突出的是一个学者,一个诗人,一个活龙活现的人。他的北京大学同学也好,《诗刊》编辑部主任也好,都谈到了他的诗歌,认为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霄兵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我从霄兵的诗歌中却读出了另外的东西,那就是理想主义的色彩和对爱情的追求。“诗言志”,因为我自青少年开始就喜欢写诗,虽然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但是对于诗歌的鉴赏水平确不会太低。因此我通过霄兵的诗歌,体味到他是孤独的,也是悲切的。虽然他生性豪放,待人真诚、率真,但是在内心深处他是悲凉的。虽然他身居高位,在政府机关工作多年,从事的又是与法律有关的工作。但是他诗人的本性却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掩饰的。《诗刊》编辑部杨主任说他最后的两首感情诗,暴露了他的内心世界,对家人的怀念,对爱情的向往,这正是我读出的弦外之音,即他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眷恋和不足。他身体一直不好,有非常严重的糖尿病。但是如果他心情是愉快的,舒畅的,他身体不会出现这么大反差,离开也不会这么匆忙。这也告诫我们,人生一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是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他只有一次。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过早的离世,只能给家人、朋友带来无限的悲痛。愿天国没有悲伤,没有痛苦,也没有疫情,祝霄兵一路走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