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育儿专家张思莱
育儿专家张思莱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20
  • 关注人气:27,0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认识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和补充钙剂

(2014-06-02 14:56:47)
标签: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钙剂

多汗

枕秃

肋缘外翻

正确认识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和补充钙剂

有很多家长包括一些基层的儿保医生看到婴儿出汗多、有枕秃和肋缘外翻往往认为孩子是缺钙,建议补充钙剂。因此钙剂的滥用也成了一个危害孩子健康的原因。

过多补充钙剂,不但容易造成小婴儿便秘;增加了肾结石的危险;发生奶碱综合征,即高钙血和伴随或不伴随代谢性碱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的症候群;同时过多的钙也会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干扰其它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像抑制造血原料铁的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对镁的代谢有潜在的副作用、减少机体对磷的吸收……。

根据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6个月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量为200毫克,无论是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712个月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250毫克,不管是仍然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因为母乳或配方奶,还有从辅食中补充钙就可以满足需要。13岁的孩子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600毫克,每天保证400600毫升奶量,多吃一些含钙多的食品,就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了。

其实多汗、枕秃和肋缘外翻不是缺钙造成的,也不是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特异指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代谢异常发生的疾病。缺钙是因为钙摄入不足,或者由于甲状旁腺及肾功能的异常造成血钙过低,引起的低钙血症。

为什么说婴幼儿出现多汗,枕秃和肋缘外翻不是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以及缺钙的特异指征,其原因如下:

一些新生儿出生后数周可以出现脱发,我们成为生理性脱发,新生儿头发绵细色淡。胎毛生长期比较短,加上孩子躺着摩擦、出汗多,所以出现枕秃,可以突发也可以隐袭性脱发,一般数月后可以复原,很少能够延长数年的,但是最终都可以复原,这是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同样肋缘外翻主要是指胸12肋骨向外翻,这是因为肋骨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从卧位到坐位、站位时重力的改变,同时膈肌牵拉胸11肋骨的缘故。这是小婴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情况,不是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的体征。补充钙剂是不对的。

正常的孩子出汗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出汗可以调节身体的温度,滋润皮肤,排出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由于小婴儿的新陈代谢极其旺盛,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不能很好的调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尤其当孩子刚刚入睡,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出现兴奋状态,孩子的体液含量又比成人占的比例大,因此孩子出汗就多。 一般后半夜孩子身上的汗就减少了。这是孩子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孩子夜间多汗,同时伴有身体的不适,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要生病。

根据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详细论述了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我将原文摘抄在下面: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评估与分期

1)早期:多见于6月龄内,特别是3月龄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骨X线片无异常或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2)活动期

1)骨骼体征:小于6月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大于6月龄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

2)血生化: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血AKP增高,血25-(OH)D显著降低。

3)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

3)恢复期

1)症状体征: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2)血生化:血钙、血磷、AKP25-(OH)D逐渐恢复正常。

3)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

4)后遗症期: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 查找病因

1)围生期储存不足:孕妇和乳母维生素DVitD)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

2)日光照射不足:室外活动少、高层建筑物阻挡、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冬季、高纬度(黄河以北)地区。

3)生长过快: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的婴幼儿,VitD相对不足。

4)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肾疾病。

3.干预

1VitD治疗: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建议口服VitD治疗,剂量为 800 IU/d20 μg/d)连服34个月或20004000 IU/d50100 μg/d)连服1个月,之后改为400 IU/d10 μg/d)。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次性肌注VitD 1530IU3.757.5 mg)。若治疗后上述指征改善,13个月后口服VitD 400IU/d10 μg/d)维持。大剂量治疗中应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

2)其他治疗

1)户外活动:在日光充足、温度适宜时每天活动12小时,充分暴露皮肤。

2)钙剂补充:乳类是婴幼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乳量充足的足月儿可不额外补充钙剂。膳食中钙摄入不足者,可适当补充钙剂。

3)加强营养:应注意多种营养素的补充。

3)管理

1)随访:活动期佝偻病每月复查1次,恢复期佝偻病2个月复查1次,至痊愈。

2)转诊:若活动期佝偻病经VitD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应考虑其他非VitD缺乏性佝偻病(如肾性骨营养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低血磷抗VitD性佝偻病、范可尼综合征)、内分泌、骨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等,应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明确诊断。

3)结案:活动期佝偻病症状消失13个月,体征减轻或恢复正常后观察 23个月无变化者,即可结案。

 

.一些食物中的含钙量(含量毫克/100)

食物名称         含钙量 

食物名称         含钙量 

虾皮                      991

油菜心                156

 全脂奶粉          676

  扇贝                     142           

  芝麻                     620

  鲜牛奶                 104

  河虾                     325

  小白菜                  90

海蟹                  208

鲫鱼                  79

  黄豆                      191

 西蓝花                   67

  豆腐                     164

  鸡蛋                     56

摘自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颁布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本文2015年11月修改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