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乳喂养周中
自打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两个世界性文件,《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九十年代行动计划》两个文件。做出庄严承诺:二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制定母乳代乳品销售守则。以后我国每年的这个时候一些杂志或宣传媒体都在大声呼吁母乳喂养好。并且一直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宣传的重点。
今年是第二十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母乳喂养—倾听、诉说、分享”,
重点是加强母乳喂养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强调多部门、多层面、多渠道促进母乳喂养。但是据北京青年报:去年出生的新生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91%,纯母乳喂养率为71%,较90年代有明显的降低。
卫生部妇社司秦怀金司长在今年8月1日卫生部妇社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在北京市举行了
“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的讲话中也指出: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且有下滑的趋势。
其实对于母乳喂养的好处我想每个妈妈都十分清楚:孩子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因为母乳是保证出生后的全面营养供给,含有人类生命早期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是其任何食品都无法比拟。提倡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也是为了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免疫。我作为当年创建爱婴医院的儿科主任对此深有体会。
经过近20年在我国不断宣传母乳喂养好,每个年轻妈妈也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为什么母乳喂养率却有明显的下滑趋势,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反思了:
我认为要想在中国能够更好的推行母乳喂养,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全民共识:
在中国,一个家庭必须夫妇双方都要工作,否则丈夫一方难以承担整个家庭和养育孩子的费用,毕竟在我国能够有条件做全职妈妈的是极少数。更主要的是中国女性更愿意经济独立,大多数女性不管有没有条件留在家里做全职妈妈,一般还是愿意继续工作。将孩子只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者保姆来带孩子,势必不能很好地进行母乳喂养。
大量的农村青年妇女生产后不久就要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进行人工喂养。记得2004年我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做有关“婴幼儿营养与智力”的专题节目时,看到安徽阜阳一些劣质奶粉喂养的孩子成为“大头娃娃”图像,内心感到十分的悲愤。农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老人为孩子选择了便宜的奶粉,这些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才100克奶粉才0.34克蛋白质,而我们国家规定的配方奶的蛋白质含量应该是100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0~20克。
这些孩子由于所吃的奶粉蛋白质含量极低(蛋白质是机体组织构成和修复最主要的营养素),低蛋白饮食造成孩子产生低蛋白血症,大脑神经细胞水肿,形成了“大头娃娃”。这些孩子即使治疗好原发疾病,其智力恐怕也难以恢复到同龄孩子的正常水平,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当产妇产假休完后就要及时上班,上班后这些妈妈工作压力极大。我在给妈妈讲课时也谈到:我非常同情和理解这些年轻的妈妈,她们不像我年轻的时候,我那时吃的是铁饭碗,只要我不严重违法,单位是不敢开除我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同了,老板说炒你鱿鱼就能将你炒了。尤其是在基层,我常常遇到一些妈妈出了月子就上班了,因为她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会被别人顶替了。你想这些妈妈怎么能够母乳产生的多以及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的分泌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妈妈的乳汁才能产生的多,而且他们由于工作关系很可能远离家,有的人还不能享受喂奶时间。
目前绝大多数年轻妈妈的工作单位都没有哺乳室,公共场所也不设立哺乳间,即使一些大公司、大企业也极少见到哺乳室(或挤奶间)。想做一个“背奶”妈妈真是难上难,我看到过一些妈妈为了能够坚持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甚至去卫生间挤奶。请问,这种状况怎么能够让母乳喂养坚持下去。我记得70~80年代大多数单位都有哺乳室或者托儿所,每天虽然喂奶时间不多,但是我还是能够去哺乳室喂孩子。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改制,哺乳室和托儿所反而不见了,原来认为单位负担太重早已经被取消了,一些单位甚至不给妈妈喂奶时间,要让孩子吃母乳到2岁甚至更长,更是难上加难。
我之所以说出这些是因为我接触太多的年轻妈妈了,我理解她们的苦衷。尤其是看到一些坐着还嫌腰痛的人,刻薄地指责这些妈妈不能母乳喂养,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好像自己多么伟大,多么高尚时,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些刻薄的言论让这些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产生负罪感,认为自己对不起孩子,不配做一个母亲,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我不愿意看到每年一到“母乳喂养周”各家媒体以及政府部门都要大力宣传一通,过后就烟消云散,不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要想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率高,确保我国下一代茁壮成长,必须以国家层面的政府部门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进行干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宣传,应该将有关精神和政策落实到实处。既然今年强调“加强母乳喂养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强调多部门、多层面、多渠道促进母乳喂养”的主题,还是请有关部门脚踏实地做一些实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