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要欢欢喜喜过年了,但是前几天我给外孙子铭铭读了一本书《我的爸爸叫焦尼》之后,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不能释放。天真的外孙子听我读完书后获得的感想是:这个叫狄姆的孩子和他的爸爸很亲,爸爸乘早晨的火车来看他,带着他买早点吃、一起去看电影、然后一起去餐馆吃午餐,一起去图书馆共同阅读,晚餐时间爸爸和狄姆一起吃了晚餐,最后爱他的爸爸乘末班火车离开狄姆走了……但是他的爸爸还会回来的。小外孙子当然不懂得书中更深层的含义,他只懂得爸爸爱孩子、孩子和爸爸很亲这一简单的道理。
绘本是这样开始的: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到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火车终于来了,……车门“吱——”的一声吐了口气,慢慢地打开了。啊,爸爸!不过,我按照妈妈说的,站在站台上一动也不动。于是,爸爸奔过来,一把就把我给抱起来。“啊哈,狄姆,我总算来了,我好想见你……
不用说,大家一看就明白了:狄姆的父母已经离婚,孩子归妈妈抚养,他与妈妈去了另一个城市生活,从此远离了他最喜爱的爸爸。可能这么大的孩子并不知道离婚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好想、好想他的爸爸,爸爸也最喜欢他的儿子,因为爸爸在回去的火车上,抱着狄姆,突然大声叫道“大家听一下好吗?”……“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他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天的每时每刻,这一天的时间被他们父子俩安排的紧紧凑凑,每到一个地方狄姆都会向别人强调“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我是和我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他们享受着这一天共同度过的每一幸福时刻,尽管孩子希望:“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火车要是不开就好了。”但是开车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狄姆和他的爸爸焦尼一起“到了站台上,我对爸爸说:“我要在这儿等着妈妈来接我。”……然后,爸爸抱着我下到站台上。他让我站直,揉了揉眼睛:“再见,狄姆!马上还会见面的。妈妈到来之前,你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直挥着手。按照爸爸说得那样一直待在站台上。火车很快就看不见了。但是从铁轨上还传来了轻轻震动的声音。……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吧?载着我最喜欢的爸爸——爸爸叫焦尼”。
每当我独自一个人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冬日的清晨,一个孩子被妈妈安排在冷冰冰的站台上,瘦小的他在凛冽的寒风中孤零零的站立着等待着他日思夜想的爸爸来看他;在漆黑的夜晚,他又送走了他最不愿意离开的爸爸,目睹者渐渐消失的火车,一直挥着手,另一只手拿着爸爸从图书馆给他借来的书。在昏暗的灯光照射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孩子等待着他的妈妈来接他回家。故事情节简单,画面黯淡,色彩多是冷色,渲染着一段父子团聚的凄美故事,令我潸然泪下,唏嘘不已。
狄姆的父母何以离婚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不管任何原因,即使理由非常充足,离婚对于父母自身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留给孩子的却是永不能消失的心理伤害。由于父母离婚,他成为了单亲家庭的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遗弃了,顿时失去了安全感,变得不信任人。这样的孩子心理十分敏感而又脆弱,自卑又自闭。
“他们最怕别人歧视他们,说他们没有爸爸或者没有妈妈,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爸爸、妈妈是他最亲的人,他不愿意在他的生活中缺少任何一个亲人,但是他又无权决定这一切,他只好被他的父母摆弄着,显得那么无助,甚至让外人看来那么可怜。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狄姆与爸爸在一起时就会迫不及待的对他所见到的、甚至是一个毫不相识的人都会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以证明他有一个爱他的爸爸。他希望爸爸的大手永远握着他的小手。当孩子送走了爸爸,看到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站台上,我又开始担心这个孩子的安全。他的妈妈会不会及时来接他。虽然书的最后画面是孩子和妈妈依偎着站在站台上,看着分叉的铁轨在远处合并消失。也许是作者暗示或者期望这个家庭在不久的将来会团圆,但是我还是从心底对他的父母产生了不满和责备。
美满的婚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虽然维持一个良好的婚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男女双方选择了婚姻,就要对婚姻忠诚、负责;只要选择了生育,就要为出生的孩子负责到底。这是对每一个做父母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应该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婚姻,尤其是有了孩子更要慎重,不能因为追求个性和自由,对自己的婚姻家庭就随意放弃;不能由于自己经济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抛弃了当初同甘共苦的伴侣和自己的亲生骨肉。即使到了非离婚不可的地步,也要告诉孩子离婚是父母之间的事情与他无关,父母对他浓浓的亲子之情绝不会因为父母分开而消失,把孩子培养成人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