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处理过的一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纠纷

(2009-03-09 11:08:32)
标签:

饮食

保健

配方奶粉

食物过敏

杂谈

    2年前,一个3个月的小婴儿吃了××品牌的配方奶粉后突然全身发绀,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发生了休克,急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所幸的是抢救及时,孩子转危为安。过后家长找到这个厂家,要求给予赔偿,认为孩子的休克是因为这家奶粉所致。厂家拿着孩子所吃的这批奶粉检验合格的证明给家属看,家长仍然坚信××配方奶粉有问题,因为孩子出生时吃过另一个品牌的配方奶粉没有任何不良反应,3天后因为母乳下来了,就停掉了那个品牌的配方奶粉。3个月后因为母乳不够孩子吃,需要添加配方奶进行混合喂养,所以就选择了××品牌的配方奶粉,谁知刚吃完一瓶奶不到20分钟就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从发病过程来看,家长说的不无道理,确实是因为孩子吃了××品牌的配方奶后很快就出现了休克症状,自然就会想到刚吃过的食品。可是厂家也认为自己很冤枉,因为这个批号的配方奶粉确实没有问题,怎么能够说孩子的休克与自己的产品有关呢?一时争执不下,于是双方都同意请我来解释这个问题。

 

    我仔细的翻阅了孩子的抢救记录,又追问了孩子的家族史(母亲有过敏史)、喂养史后,我初步分析可能是一个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病例。通过我与家属一起进行分析,她们似乎有些明白了。一会儿她们又问我:“如果是对牛奶蛋白过敏,为什么出生时吃的那个品牌的配方奶粉不过敏呢?”我告诉她们:“正因为你出生时给孩子吃了那个品牌的配方奶粉,才会发生今天这个情况。如果出生时孩子吃的是母乳,3个月后才吃××品牌的配方奶也许不会有反应或者反应很轻,但是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出现过敏性休克。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孩子的食品问题。建议你们带着孩子去医院变态反应科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证实是对牛奶过敏,就必需选择免敏奶粉。”后来去医院检查,孩子确实对牛奶过敏,并且特异性抗体lgE值很高。厂家十分同情孩子的遭遇,为孩子出了所有的医疗费,并且提供了自己厂家生产的免敏奶粉,双方握手言和。我又再次提醒家长,以后为孩子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打听清楚是否含有牛奶,预防再次出现类似的症状。

    这是一个典型的食物变态反应,是以lgE为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这种变态反应出现的症状较快,临床上又叫过敏症或者严重的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通常是蛋白质)进入了体内,少数敏感者体內的免疫系统将这些物质当成外来入侵的病原,产生特异性抗体IgE,特异性抗体IgE很快结合于体内的肥大细胞表面,从而使身体处于致敏状态,这些物质就称为“致敏原”。如果无相同的物质再次进入,致敏状态持续半年致数年后消失。如果再次吃到这种食物时,与肥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就会动员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一种叫做组织胺的物质来抵抗“外来入侵者”,结果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平滑肌收缩,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食物过敏是即刻发生的,可在进食几分钟到1、2个小时。有时极微量都可以引起严重的过敏症状。这个孩子由于出生后所吃的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使得婴儿身体处于致敏状态,牛奶蛋白就成了致敏原,3个月后再次进食以牛奶蛋白为基质的配方奶,则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

 

    婴幼儿过敏性疾病主要因为食物过敏。引起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喂养情况、孕期饮食及吸烟情况。

    父母中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0%一40%;若父母双方均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患病率则高达60%~80%。

    婴儿期过早的添加辅食也是食物致敏最常见的原因,例如牛奶、鸡蛋、谷类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再添加辅食。这是因为肠粘膜屏障包括它的物理性保护机制(胃酸、粘液、蛋白水解酶、肠蠕动和粘膜表皮)以及肠淋巴组织、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细胞免疫的免疫性保护机制,要到婴儿6个月时才能发育完善。因此,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婴儿肠道的通透性较大,一直持续到婴儿3~4个月时。而且消化酶系统也发育不成熟,造成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小婴儿又缺乏分布于肠粘膜表面的保护性抗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此类抗体可使肠道细菌在粘膜表面造成炎症,这样便加速了肠粘膜对异种蛋白吸收,诱发胃肠道过敏反应。因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尤其对于有过敏倾向的家族史的孩子。所以2007年卫生部和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婴儿开始添加辅食首先是从米粉开始而不是从蛋黄开始。

    对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母亲而言,在孕期和哺乳期应避免进食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因为母亲食物中的小颗粒或分子可以通过胎盘或者乳汁进入胎儿或者婴儿体内,引起机体致敏,所以有的孩子虽然没有明确的致敏原进入体内的经历,当进食同种食物后照样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孕妇是吸烟者,其所生婴儿患食物过敏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如果是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孩子是足月,但是出生时体重不够2500克)由于免疫屏障发育不完善,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因此,坚持母乳喂养、推迟断母乳时间,推迟添加奶制品、蛋、鱼、坚果和豆类的时间,是有效降低儿童的过敏率和减轻症状的最好办法。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者母乳确实不够必需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食物过敏高危婴儿,选择免敏的配方奶可以有效降低食物过敏发生率或减轻症状。一些以羊奶为基质的配方奶厂家宣传其产品可用于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需要提请家长慎重选择,因为食物间存在着交叉反应性,至少50%牛奶过敏者也对山羊奶过敏。同时提醒家长,虽然任何食物都可以致敏,但是90%的过敏反应还是由少数食物引起,如牛奶、鸡蛋、花生和小麦,海味食物不是小儿的主要致敏原。过敏的孩子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这是因为有些家长盲目的给孩子禁忌一些食品,尤其是蛋白质食品,如一些海鲜、鱼、虾等,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确实对某类食品过敏也要选择一些代用食品,以避免孩子继发营养不良。      

 注:199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3次会议公布了人类常见致敏食品的清单,其中8种是常见的过敏食品,临床上90%以上的过敏反应是由这8类高致敏性食物引起,这些食物包括:蛋、鱼、贝类、奶、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